将中国文学摆上欧美书架
最初,很多人都被“锁柱子”这名字糊弄住了。
一个名叫“病病”的网友,看完锁柱子翻译的英国《卫报》一篇文章后说,“看得出,他有着很高的文化品位”,但随即又下判断,“看名字应该是个地道的国产土老帽儿”。
的确很难想象,在纷繁吵嚷的北京,会有一个金棕色头发、身高接近两米的美国人埃瑞克·亚伯拉罕森,常年混迹于各大纯文学论坛,每天费力地敲汉字,探讨一些中国人都不太感兴趣的话题,比如中国文学现况。
3年前,亚伯拉罕森第一次登录“读书生活”论坛,取了锁柱子这个“土得掉渣儿的名字”当昵称。开始的半年,他没有透露自己的国籍,发帖子时也总是要检查好几遍,看看有没有别扭的地方,“想忽悠大家”。
后来,因为发帖踊跃,又受作家徐星的撺掇,锁柱子当上了这个文学论坛的洋版主。徐星大概也没料到,3年以后,这个外国佬越来越着迷,专门建立了一个名为“翻艺”的网站,用来介绍中国的作家作品。他的目标也开始变得宏大,“就是想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在21岁来中国学汉语之前,亚伯拉罕森也曾两次到过中国。第一次他10岁,留在回忆里的,只有几个1980年代中国的模糊镜头。第二次是1999年,当时他连“一、二、三”都不会说。
在华盛顿州立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读大学时,他的研究对象有中东、西欧、东欧等若干个选择,最后“瞎选的,中国”。大四下半年,他抱着学汉语的目的来到中央民族大学,却在北京一待就是10年。
这个“文学青年”看到的第一部中国作品,是王小波的散文集《我的精神家园》,他立刻被这个“聪明的作者”迷住了。不久,他就开始动手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最初,他以为“只要联系一下作者和出版社,将译文完成,英译本就可以诞生了”。
不过,当他带着《我的精神家园》去一家出版社时,对方却说:“这人我们没听说过,最近看新闻,有个郭敬明好像挺火。”
将中国文学摆上欧美书架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亚伯拉罕森遇见的大部分出版商,都自称对中国文学感兴趣,“但其实一点了解都没有”。这个崇尚中国纯文学的外国人抱怨:他们喜欢的是“性感一点儿的书”,却根本不能了解像王小波这样的人在中国的价值。
因此,尽管从事翻译工作已经3年多,但他还没有过一本完整的译作,《废都》翻译了半本,《我的精神家园》翻译了大半本,到现在还在寻找出版社。他已经会用最地道的中国话“磨叽”来嘲笑外国书商对中国文学的谨慎态度。
为了给英语世界补补中国当代文学的课,锁柱子创建了“翻艺”网站。网站上,除了贾平凹、莫言、余华这样的名家,还有韩东、朱文、鲁羊等一群“比纯文学还纯”的作者。他清楚,西方出版社不一定会出这些书,“但起码要先提高他们的认识”。
如今,手边厚达2698页的《汉英词典》,已经被锁柱子翻烂了3本,最新的这本,书皮都掉了。尽管出版受挫,但在一部分外国出版商眼里,他俨然成了通往中国文学的一扇门。
闲暇时间,锁柱子还常与中国的作者喝酒谈天,讨论没多少人关心的中国文学。他热衷于对中国文学进行反思:中文书的英译本也出了不少,却没什么影响力,究竟是书不够好看,还是出版社宣传的力度不够大?
“大家都在等一本突破性的中国作品。”他皱着眉头补充。说这话的时候,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刚颁布,但在国内没激起什么波澜。
尽管中文很地道,“老外”锁柱子还是有些无法跨越的障碍。比如,他给中国作家写信,从来都是直来直去,一点不会客套。每次看见这个将近两米的大个子坐在电脑前冥思苦想,想要显得客套一点,他的中国妻子冬晓都会失去耐心:“一边去,我帮你写算了。”
除此之外,他的满怀热情偶尔也会遭到冷遇。比如有一次,锁柱子当面和“作协的一个头儿”探讨中国文学,对方一脸茫然,“好像都不记得自己曾经写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