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制造”跃升为“中国创造”
在抛光工岗位上奋斗了40多年,孙国相获得无数荣誉。他的两个儿子,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在团中央组织的第二届“振兴杯”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决赛中,老大孙家宇一举摘得钳工组铜牌;老二孙家沧捧回了维修电工组亚军奖杯。
从过去提倡岗位练兵、岗位技术革新到如今重视培养青年技能人才,孙国相深刻感受到时代变迁。“过去弄一个零件,要一个星期,现在只用几个小时。看看社会的发展,感觉真是好。”孙国相感慨地说。
从技术革新能手到新长征突击手
在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能成长为工厂中的技术革新能手,对青年工人来说绝对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青年时代的李瑞环,当了15年工人,搞过100多项技术革新,当时被称为“革新能手”。他搞了个木工计算法,他的故事还被拍成了电影《青年鲁班》。上世纪60年代初,建筑业抹灰工一度短缺,领导让李瑞环所在的木工队改行当抹灰工,在1年零8个月的工作中,李瑞环又发明了机械抹灰法。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新长征突击手”成为青年工人最荣耀的称号。1979年3月1日,团中央作出《关于在全国青年中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的决定》,把劳动竞赛与青年学文化、学技术、学科学相结合,激发了广大青年工人的劳动和学习热情。当年9月19日,团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命名表彰大会,首批命名表彰了10面新长征突击队红旗、155个新长征突击手(队)标兵和万名新长征突击手。
上海航天局804研究所高级技师苗俭凭着自己在工作中刻苦钻研的劲头,获得了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的称号。“小革新也可以看到大效益。”苗俭凭借自己厚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勇挑新设备操作重担,为单位加工了用于“高新工程”的各类型号产品零件,其中大型件就有10多个,产值达20万元,不仅为单位节约了大量费用,还缩短了制造周期,提高了产品质量。
技工荒引出青工技能振兴计划
一段时间以来,“技工荒”成了媒体热词。各地关于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短缺的新闻屡见报端:深圳企业在全国招聘高级钳工,开出6600元的月薪也未能如愿;青岛一家公司急需高级模具工,打出年薪16万元的天价,应聘者却寥寥无几……
从中专毕业生成长起来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技师与高级技师紧缺是‘中国制造’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2004年4月5日,为缓解我国青年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状况,团中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资委等部门决定在全国企业青年职工中联合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作为“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的重要内容,“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目前已连续举办4届,吸引了全国广大青年职工踊跃参与。
2005年,已过而立之年的刘新海幸运地成为西安交通大学焊接研究所的一名大学生。因为他在当年举行的首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了焊工第一名,上大学是公司给他的“奖励”。
“我们电焊工进行单面焊、双面成型的时候,用日本的一种焊条非常容易完成,而用国产的焊条就要下点儿工夫。我觉得我们的技能可能比国外的工人好,但是在一些设备上确实和人家存在较大差距。”刘新海说,我们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离不开技术工人的刻苦钻研。
应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在第四届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现场,记者遇到来自德国的数控技术专家克劳斯·锡林。他告诉记者:“中国需要更多的高技能工人。”在克劳斯·锡林看来,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多地体现在人才的技能水平上,中国应该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据克劳斯·锡林介绍,德国每年也有技术等级比赛,就像一场场为技术工人举办的“奥林匹克”。德国工业品质量之高、工艺之先进,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克劳斯·锡林为此十分自豪,他和记者聊起了德国工业品的“秘密武器”——德国颇有特色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在德国,大约有30%的适龄青年选择上大学,而70%左右的学生选择进入职业学校,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双元制”即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职业培训,学生在学校学习文化理论课,在企业进行实训,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在德国,只要你喜欢,选择做‘蓝领’还是做‘白领’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克劳斯·锡林说,德国的家长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会告诉孩子为什么可以锯这块木头,用什么工具可以锯木头,锯出来的木头可以做成什么东西。学校同样重视劳动技术教育,将其视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中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克劳斯·锡林认为,目前中国并不缺乏基础的技术人才,缺乏的是高端技术人才。“技术可以引进,设备可以引进,管理也可以引进,唯独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不能引进。”克劳斯·锡林指着一台数控机床说,“要操作这些先进设备,光用手不行,更需要用脑、用知识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