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道主转型
10月15日,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右)否认“金牌内定”的说法。
CFP供图
第十一届全运会今晚在山东济南揭幕。巨变的城市、宏伟的场馆、热情的群众……在众多比赛尚未开始之际,全运会的热烈气氛已经扑面而来。作为北京奥运会后举办的第一个综合性全国运动会,本届全运会从北京奥运会身上汲取了城市建设、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宝贵遗产。把竞技体育比赛办出高水平已不再是主办者的唯一追求,而将综合性运动会的举办价值从狭隘的赛事本身扩展到社会效益,则成为本届全运会组委会的更高目标。正如山东省省长姜大明所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山东对十一运筹办工作在思想认识和工作把握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努力夺取办赛‘大金牌’,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
“全民全运”体现后奥运时代色彩
作为第十一届全运会的东道主,山东省提出了“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口号。把全民健身和代表中国竞技体育最高成就的全运会摆在同样的高度,本届全运会开了先河。
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51枚金牌的历史最佳战绩,奥运会后,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了中国应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期望。一个体育强国不能只是竞技体育强,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必须跟上。实际上,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的体育工作已经进入转型期,单纯的摘金夺银已经不再是社会的根本需要,而大力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理念则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这也被视为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的主要发展方向。本届全运会提出的“全民全运“口号恰恰诞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
对“全民全运”理念的实践,东道主山东省并不只是提出口号。从十一运组委会公布的信息看,在过去的4年里,山东省在比赛场馆建设方面的投入高达105亿元。同时,在全民健身设施上的投入超过了50亿元,其中包括规划建设13类、881个全民健身工程和3.1万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形成以济南为中心的沿海、沿黄(河)和沿历史文化的3条全民健身景观线。目前,山东省政府资助建设的157个全民健身中心已竣工61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完成2.1万个。在一些承办赛事的城市,各种健身场馆、设施随处可见,市民参与健身也非常踊跃。当地媒体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山东对承办全运会的公众满意度达九成以上,很多接受调查的人都表示,健身场地和设施的大为改善使老百姓真正体会到“全民全运”不是一句空话。
“大金牌”压倒“小金牌”
历届全运会,东道主的优势总能在金牌榜上得到最直观的体现,“金牌第一”往往是东道主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多年来,这种模式似乎已经成为铁律。然而本届全运会,山东明确提出不争“小金牌”而要争“大金牌”,这也让人眼前一亮。
东道主想多拿金牌,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毕竟投入那么大的人、财、物力不是只用来赚个吆喝的。不过,东道主对金牌的渴望到后来往往有些变味,各种猜疑、传闻充斥赛场。很多东道主尽管最终如愿取得了金牌榜第一名,却并没有因此而获得良好的声誉。对此,山东省看得非常清楚,也正因为这样,在本届全运会已经结束的比赛上,传统的东道主优势并没有体现出来。
十一运组委会副主任、山东省副省长黄胜已多次表示,山东这次不会争“小金牌”而要力争“大金牌”。黄胜明确表示,山东要追求的是多元效益,重要的是搭建一个舞台让全国体育人才来唱戏,而不是一味地自己站到台中央表演;另外看重的则是本届全运会对提升举办地的城市建设、社会人文发展方面的综合效益。
从全运会组委会目前的工作重点中可以发现,山东方面把大量的工作放在了城市建设、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高质量的赛事组织和安保等方面。山东代表团在比赛成绩上虽然积极争取,却没有刻意追求。截至目前,山东代表团的金牌总数只排名第5位,与以往历届东道主的成绩形成了鲜明对比。
山东的这一做法,被很多业内人士看作是真正理解了东道主的责任——一届好看的、干净的、井井有条的全运会,绝对比东道主狂揽金牌更值得关注。
全运战略融入民生工程
北京奥运会最成功的地方,不是中国选手拿了多少金牌,也不是北京从奥运会上赚了多少钱,而是奥运会给北京、给中国留下了用其他方式无法得到的宝贵遗产。比如城市形象的提升、社会人文环境的改善等。奥运会不仅仅是十几天的盛会,而是能给举办地带来更多、更长时间的积极影响的催化剂。在这一点上,山东显然理解得非常深刻。
历届全运会的东道主对于场馆建设都不遗余力,但在城市基础建设、配套设施建设和人文环境的改善方面却投入较少。例如,之前某届全运会的东道主,在场馆硬件方面的投入非常惊人,而真正用于城市基础建设的并不多。投资近百亿的奥体中心,因距离市区太远,自落成之日起就饱受市民诟病,最终成为面子工程的典型。全运会留给东道主的,除了大把的金牌之外,实在没有多少切实有用的东西了。
本届全运会,山东吸取了以往东道主的教训,在建设场馆的同时,大力加强城市基础建设,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济南这个以往被称为“大农村”的城市,如今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变得更漂亮,市民生活更方便,古老的泉城焕发出现代化大都市的勃勃生机。
除了主会场所在的济南之外,山东省还史无前例地将全运会的赛场分布于全省17个地市,其根本用意,就是希望全运之光能够照亮全省的每一个角落,使全省更多的地区能借此在城市建设和社会人文建设方面受益。
随着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圣火今晚在济南奥林匹克中心点燃,本届全运会的大幕正式拉开。未来12天,东道主在比赛场上或许难以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但他们在争得全运“大金牌”的努力中已经走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本报济南10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