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志愿服务: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志愿服务这种方式,使广大青年在相互协作中提升了思想道德素质;它强调的不是被动地做好事,而是强调社会群体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相互帮助,在互助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互助中建立信任与友谊,这更容易为广大青年所接受。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志愿服务创造了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变革中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
青年志愿服务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而建设者的培养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有可能结出更多丰硕的成果。通过推进志愿服务,让青年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引导下,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落实到各项实践中,进行反复检验与探索,这样广大青年才能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也正是因为这种有机结合,志愿服务正在创造着一种为当代青年人所喜爱和接受的精神时尚。
志愿服务一方面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另一方面也是青年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发展自己的有效途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今时代对知识与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更加重视青年在校期间的工作经验与社会服务经历。通过参加志愿服务,使广大青年更多地关注和思考如何走向社会就业创业,更关注融入社会需要哪些必要的知识储备、掌握哪些必要的专业技能,在服务社会的同时达到个人成才,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笔者认为,为促进广大青年更快成长,应努力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努力营造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社会氛围。特别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应加大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力度。要把志愿精神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现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增强广大青年的志愿服务意识。
二是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志愿服务意识、提高能力。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青年成才愿望出发,精心设计志愿服务项目,把志愿精神融入活动的全过程,使广大青年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享受心灵的快乐、加深对志愿精神的理解,并能提高自身参与社会、贡献社会的能力。
三是创造有利于志愿服务的舆论文化环境。应切实加大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大众传媒的作用,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公益广告等形式,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经验和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引导人们尊重志愿者和志愿者的劳动,营造有利于志愿服务的浓厚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