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奥运 白雪还要过技术关
两个月前还默默无闻的白雪,在以2小时25分15秒的成绩夺得世锦赛冠军后一战成名,并随之成为继刘翔之后中国田径的又一位明星级选手。
激动之余,白雪显然对自己今天的成绩不满意。“体力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再加上北京今天有点冷。”白雪在赛后如是说。确实,今天北京的天气并不适合马拉松比赛。中午最高气温18摄氏度,早晨的温度更低,还伴有很大的风。而在柏林夺冠后仅仅1个多月就参加这次比赛,这样的安排显然不是很科学——按照普遍认同的运动规律,一个马拉松选手一年中最好只在上、下半年中各参加一次比赛。
但白雪最终还是如愿成为世锦赛和全运会的双料冠军,这也是她为什么在领奖台上潸然泪下的原因。“在柏林世锦赛上,我获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今天,我又获得了第一个全运会冠军,这两块金牌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
今年无疑是白雪的丰收年,但对于中国田径来说,白雪的出现并不能代表中国女子中长跑水平上了个新台阶。在柏林,白雪是在世界纪录保持者拉德克利夫和今年世界最好成绩创造者米基坚科缺席的情况下夺冠的。而今天在北京跑出的成绩,比世界最好成绩差了将近20分钟。
如何重现中国女子中长跑昔日的辉煌,成了摆在中国田径运动面前的重要课题。在昨天举行的马拉松论坛上,清华大学运动训练学专家陈小平指出了中国长跑选手训练中存在的误区:“比如说,有的队员冲刺速度不行,教练就给他(她)加练短跑。而事实上,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有着根本的不同。其实,长跑运动员的冲刺,比的还是有氧能力的高低,有氧能力高,你的冲刺能力就强。”
“再比如,有的教练认为,马拉松、长跑其实就是动作的简单重复,没有技术可言。但事实上,马拉松同样是对技术要求很高的项目。为什么国外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巅峰期出现在28岁、29岁,而我们的运动员在20岁出头就出成绩了?原因就在于,我们在训练时忽视了技术,过于重视耐力训练。等到年龄大了,体力差了,成绩自然就下来了。而那些国外运动员,因为有了很好的技术基础,在年龄偏大后,仍能够在比赛中提高运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在夺得全运会冠军后,白雪已经将自己的目标锁定在伦敦奥运会甚至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而保障她在这两届奥运会上实现梦想的关键,就是技术的提高。
本报北京10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