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已成中国之“累” 54.6%的人赞成取消职称评审
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审开始了。为了评职称,有人疲于奔命,有人拉关系找人情,有人憋着不评职称,却无法得到公平待遇。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互动百科,进行的一项千人调查显示,54.6%的人赞成取消职称评审。
教师成为最受职称之“累”的职业
哪些职业最受职称评审之“累”?调查中“教师”排在首位,73.2%的人选择此项。紧随其后的是“医生”(64.6%)。接下来还有:学者(41.4%)、工程师(37.5%)、作家(34.2%)、技术人员(32.1%)、媒体从业者(26.5%)等。
“评审团到底怎么衡量我们的水平?通过论文还是看谁把教案抄得更工整?”刘飞现在只能把疑问搁在一边,老老实实准备。活生生的教训摆在眼前:有个历史老师,教课的班中考成绩每年都是第一名。可他的职称评审就没过关,因为论文不够,学校一点办法都没有。
调查中,76.5%的人意识到目前职称的最大问题是,职称评审制度不能反映人的实际能力;74.2%的人指出,职称评审造成寻租、作假、腐败现象严重;65.7%的人表示,名额分配中潜规则重重,拉关系等现象层出不穷。
职称评审甚至催生了一个“论文代理”产业:承诺可以在权威期刊上发表,甚至可以代写论文,这些都是明码标价。中国青年报记者以普通客户的名义致电一家论文代理公司,负责人徐某表示,如果是普通杂志,发表费用600~1000元。但现在杂志版面都排到12月了,要着急发,只能多交钱,一篇加急费是400~500元,保证发出来。“我们是和杂志社长期合作的,省级的、国家级的都有,核心期刊也有。”
徐某强调,“肯定查不出来。我们从2003年就开始做,从来没有被查出问题。”每天都有很多老师、医生、国家机关人员找过来,他们都是需要评职称的。以中小学老师最多,大学教师主要联系发表在核心期刊上。
“如果按照现在的体制,林巧稚都评不上教授职称”
对愈演愈烈的论文代理现象,一些高校已有所应对。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副会长、广东商学院董福荣教授告诉记者,广东不少高校都列出了自己认可刊物的名单,一般都比较有公信力。还有一些杂志则上了“黑名单”,不管评什么职称,看到这些杂志就不会通过,因为肯定是花钱买来的。
“堵住花钱发论文的路子,也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董教授指出,“职称评定表面上会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示,但这仅仅是形式而已,实质上是教育行政部门把持着评审的全过程,或者说教育的行政权力在起着主导作用,因此,不可避免就会产生寻租和腐败。”
董教授说,现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课题基本上被有权、有名的人垄断了。特别是一些重大招标课题和各个省里的课题,有的是因人而设,有的是没有任何前期成果也没有科学论证,就能拿到课题。而职称评审和各种课题是互为因果的—评上职称就意味着有权力可以寻租,能寻租就能搞到课题,搞课题又是评职称的一个重要条件。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困难的还不是出成果,而是找不到关系。除非科研成果特别突出的那几个人。长期以来,这种现象已经让人们感到司空见惯。”他说。
调查中63.3%的人表示,人们为职称耗尽心力,不利于出真正的成果。
“如果按照现在的体制,林巧稚都评不上教授职称,因为她也没发表几篇文章。可如果整天操心职称,她也做不成名医。”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黄建始说,大家都很反感这种职称评定。“医生又要做临床又要做研究,怎么可能呢?现在全职去做研究时间都不够,明显削弱了医生的功能。”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学术咨询中心主任甄源泰指出,职称评审原本是一项需要社会各界分工合作的管理工程,如今变成“一锅粥”。由政府主导评议,为体现“社会公平”,势必突破用人单位的界限,将鉴定工作标准作大范围的、甚至是跨行业的横向比较。这样一来,诸如学历、学位、外语水平、权威报刊杂志发表的论文等容易被统一标准的“硬指标”,就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单位业绩、实际能力、工作态度等不好统一标准的“软指标”,自然挤不上职称评议的台面。
64.2%的人赞同“职称评定应该真正体现业务能力”
调查中,43.7%的人希望职称评审不要“一刀切”,应从各行业的专业特点改革职称评定体制;54.8%的人表示,职称评审不要行政化色彩太浓,不要和岗位、待遇等挂钩。
“大家都挤破头去评职称,说到底还是为了利益。评上才能聘上,工资才会跟着上。很多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职称都是基本条件。”刘飞说。
陕西一家民企人资部负责人陈博,最近报考了“中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上培训班时他发现几位国企人事处老员工,都快退休了,还在拼职称,就是为了更好的退休待遇。
中国人民大学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吴春波提出,从根本上解决职称问题,必须反思几个最基本的、也是常识性的问题:建立职称制度的基本目的是什么?现行职称制度设计的根本缺陷是什么?他指出,问题不在于指标,指标只是评价工具。如果少了现在的这些指标,换一些“德能勤绩”,职称评定会更腐败。
究竟该以什么标准来评价人才?调查中,“业务能力和成果”成为首选指标,90.5%的人对此表示认同。41.8%的人认为是“理论水平”,选择“考试分数”的占27.9%,还有15.4%的人选择了“英语或计算机等技能”。
调查中,64.2%的人赞同职称评定应该真正体现业务能力;52.8%的人表示可以考虑引入市场化的评价体系。
甄源泰指出,职称问题不完全是评价标准的问题。一个负责任的、有经济压力的用人单位,必然会用客观标准来要求人才。而现在一些国企等用人单位,没有要用能人的压力,变成了想给谁就给谁,这跟市场基本规律不相符。
“为了职称评定,浪费了多少本应全心投入工作的精力啊?”刘飞说,现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工资、住房等福利待遇完全同职称挂钩,跟工作效率、工作成绩毫无关系,这无疑会挫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职称,已成中国之‘累’。我希望取消职称评审制度,重新建立一套社会和业内都认可的职称评价标准,真正使职称反映实际能力。”
甄源泰却表示,每个人都有社会身份,根据社会身份分配各种利益,职称是社会身份的主要标准。在这一点没有改变之前,职称就不可能取消。因为这是对整个社会体制的一种适应。单单废除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以局部改革来完善职称管理体制,完全行不通。
调查中,53.7%的人认为需重新建立一套社会和业内认可的评价标准;但也有45.2%的人表示,目前还找不到合适的评价标准取代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