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0日
星期

“中国对待非洲与西方国家有本质不同”

——中非非政府组织研讨会呼吁加强民间交流消除误解
本报记者 唐轶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10-20    [打印] [关闭]
    “中非政府间的关系那么密切,你们为什么要邀请我们这些非政府组织(NGO)来这里对话呢?”肯尼亚NGO协调委员会执行主任库赖亚向中国民间团体代表们发问。

    “1992年,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并不了解儒学的情况下,得出‘儒家文明是基督教文明的威胁’的草率结论。我们不希望这种‘文明冲突论’在中非之间出现。”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高树茂如是做答。

    在10月14日由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以下简称“中促会”)、中非合作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秘书处共同主办的中非非政府组织研讨会上,来自非洲8个国家的近20名非政府组织负责人、部分非洲国家驻华使节,以及中国全国妇联、对外友协、中国红十字会等10余家中国非政府组织的负责人相聚一堂,就中非NGO交流合作、促进中非关系等议题进行了探讨。

    南非非洲研究所专家弗里克·艾普丽尔女士提醒非洲同行:“中国对待非洲与西方国家有本质不同。在历史上,中国从未侵略过非洲,从未屠杀过非洲人民,从未参与贩卖黑奴,从未建立殖民地,从未制定系统化掠夺非洲资源的经济政策。”

    中联部副部长李进军致辞说:“有被奴役的共同历史,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身份,有追求独立生存富强的共同目标,中非之间形成了强烈的认同感,中非友谊经受了考验。”但是,与中非在政府层面的友好亲密相比,在非洲国家的在野党、政治团体和非政府组织层面,“中国观”却仍显混乱。

    中非合作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秘书处的舒展承认:“虽然中非合作论坛对中非民间交流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但双方人民之间的了解仍然不足,误解仍然存在。”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认为:“非政府组织在非洲数量之多、牵涉领域之广、参与人群阶层之宽、影响之复杂,都使中国开展对非外交无法逾越这个群体。”刘鸿武建议,中国政府在重视发展与非洲政府和执政党的官方关系的同时,应重视开展与非洲民间组织、政治团体的交往,加强与非政府组织的联系。

    实际上,中非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已经在逐渐增加,日益成为中非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许多中国民间组织和个人在非洲撒哈拉以南落后地区开展慈善、医疗、环保、教育等援助项目。由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发起成立的中非商会,以“文化先行、义利兼顾”为理念,创立了中非在商业领域的联系网络。浙江师范大学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携手创建了非洲研究院,积极探索与非洲大学和智库的合作,派遣中国年轻学者前往非洲进修,并培训了一批非洲大学校长和专家学者。中国红十字会与非洲红十字会合作,加大了对非人道主义援助。特别是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办以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已向非洲派遣近300名志愿者,参与非洲国家的医疗卫生、农业开发、教育培训、建筑工程、环保节能等建设事业。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