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品质永远不被OUT
读《我的父辈》,时常会想起“父辈的旗帜”这几个字,它来自一部美国二战片的译名,只不过,书中讲的大都是些家常琐事,远不是硫磺岛恶战的惨烈与刺激。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57位开国元勋、开国将帅与功臣之后集体讲述的父辈的故事,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共和国的缔造者对于财富的理解和认知,它们穿越时空传承到今天,却依然光亮如新,依然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书中文章的作者,大多都是普通的教师、医生、科研人员、基层干部,他们没有因父辈是开国元勋而坐享父荫,倒是用岁月沉淀下来的温情回忆,让那些已经淡去了的历史细节再一次鲜活起来:
因发现女儿生活上有些娇气,刘少奇写信到学校不同意她党员转正;在教师地位低、待遇差的20世纪80年代初,陈云却要求女儿重返中学讲台;叶剑英的女儿因为婚礼上没有及时给工作人员送喜糖,而被老爸沉下脸来责备“没有礼貌”;改革开放初期,不少高干子弟利用各种关系挣了大钱,伍修权的儿子刚跃跃欲试要下海,父亲却宣布“我们家的孩子哪个也不许经商”。
“衣服可以穿破洗破,但别被人指破”(贺龙),“只有爱劳动,才会爱劳动人民”(张国华),“真金不怕火烧,不是真金烧掉更好”(李聚奎),“谁请客,谁花钱,绝不能揩公家油”(宋时轮),“干部脱离了群众,才会自己打倒自己”(苏振华),“把我身体解剖了,给人类作最后一点贡献”(彭德怀)……
在今天的人看来,他们的价值观多少有些OUT了。当今社会,人们更看重的是物质财富,因为那是真切的、实在的。谁家买了新房,谁家购了新车,谁家子女的婚礼搞得阔绰,谁家老人的丧事办得气派。这一切,不但被很多人当成自身奋斗的目标,而且成了他们教育子女成长的素材。然而,当我们的物质财富积累得越来越多,精神财富却在日渐稀释。
英勇的、忘我的、奉献的、拼搏的……翻开《我的父辈》,父辈们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告诉后代:最重要的财富,是一个人的人格、人品,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对权力的自律,是献身公共事业的热情和能力。有了这样的财富,人就有了“精、气、神”,即使生活清贫一点,内心仍然充实坦然。
父辈的旗帜,其实就是一种我们可以时时体察得到的精神力量。父辈们就是那样一路走过来的,漂亮地完成了他们那一代人的历史使命,然后从容自信地把那面旗帜交到后辈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