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钩”背后是出租行业垄断作祟
此前,有关上海“钓鱼执法”的报道,不管是出自上海当地的媒体,还是出自国内其他媒体,上海市有关方面都悉数否认,声称自己打击黑车的手段是绝对合法合规的。现在中央电视台也播出了翔实的分析报道专题节目,并且认定上海市确实存在着人数不菲的职业拦车群体,更对上海有关方面处罚张军和孙中界的做法给予了强有力的质疑。我不知道对此“新动向”,上海市有关方面又会做出什么样的进一步解释。其实对于上海究竟有没有“钓鱼执法”,每一个具备基本理性的人,都能够凭良知和生活经验做出合情合理的判断,上海市有关方面的辩解实在是苍白得很。
不过我想说的是,“钓鱼执法”之所以在上海市内普遍存在(其实类似“执法”手段在其他一些城市同样大行其道),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有关方面为了维护城市公共交通尤其是出租车行业的政府垄断利益。如果不破除目前国内通行的城市出租车行业政府专营(行政垄断)格局,放开市场,让出租车行业在市场法则的自发规范下实现城市交通业的利益均衡,黑车现象是断无彻底杜绝可能的,市民出行需求也无法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作为一项传统的工业化时代的经营项目,出租车营运是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易于管理,很容易实现市场自发调节的城市服务行业。如果城市的管理者不是把出租车准营当成创收的手段,以控制数量等各种各样名义为借口高价出售“顶子”(即准营资格),而是仅仅将其作为一项服务型管理,在实施必要监管的前提下,“放心”地让民间的出租车经营者们实行“行业自治”,通过市场调节将经营成本降到最低,进而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那么,所谓黑车哪里还会有它们的市场?
城市政府要舍得“割肉”,彻底还利于民,放弃对出租车行业的行政垄断,让其完全进入市场,黑车现象才会得到根本上的抑制,乃至销声匿迹,政府执法也才可能光明正大、名正言顺,行政资源亦可因而大大节约。当然,如今不少地方政府也是理性经济人,趋利避害是其本性。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如何定位自身,是与民争利,还是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