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2日
星期
百姓说话

拜托,老人享受不了这样的“好日子”

成彪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10-22    [打印] [关闭]
    “敬老节”快到了,平时冷寂的敬老院已经开始热闹:自10月初以来,就有来自学校、企业等不同阶层的人士来为老人们献爱心。据广州寿星大厦统计,连续20天来就接纳16场来自社会的大型义演。(《信息时报》10月21日)

    这让我想起“学雷锋日”的一则趣闻。

    今年3月5日——“学雷锋日”产生一句雷人话:“能不能不洗了?”此话出自某敬老院。这一天,电视台的去敬老院采访,志愿者帮卧床不起的老人擦洗。老人问:“能不能不洗了,这是我今天第六次洗澡了!”得到的回答是:“不行!”(人家摄像机正对着呢,不配合怎能出镜?)于是老人在3月5日这一天共洗了七次澡。

    伴随着“能不能不洗了”的,还有“能不能不学了”——学雷锋,敬老院一天接待几十拨中小学生;“能不能不笑了”——来做好事的,都要老人“满脸笑容”地配合拍照宣传;“能不能不收了”——送的食品太多,来不及吃完就要坏了……

    来的人都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可只在3月5日这一天集中做好事,将养成生活规律的老人累坏了,无奈地发出“能不能不了”的哀求,雷锋可绝对没有这么做,他帮扶学生、老人从来都持之以恒,哪像现在有些“雷锋”,只管表达自己的心意,不考虑受助者的感受。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连续20天观看16场大型义演,恐怕大多数老人们吃不消,又将提出请求:“能不能不看了?”对于年老体弱的老人来说,这样的“好日子”他们享受不了。将这些大型义演重新安排一下,分解到每个月有一两场演出,让老人们“月月有今朝”,他们就很满足了。

    敬老爱老行动请“化整为零”,变“集中关怀”为“终年关怀”,那样才受到欢迎,那才是真正的敬老爱老。否则一哄而上,甚至“不×不行”,那就偏离敬老爱老初衷,有借老人作秀和拿老人当道具的嫌疑。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