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辍学创业 第二代北大充电
“青商财俊”培训班的学员们在共青团晋江市委书记柯枫伟(中)、晋江市青年商会会长洪忠信(左一)带领下参观联想集团。
余洁摄
10月17日,第五期晋江“青商财俊”培训班在北京大学开班,47名晋江青年企业家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充电”学习。
“和最初的两届相比,现在晋江青年企业家参加这样的短期培训班显得积极主动。”带队的共青团晋江市委书记柯枫伟介绍,2005年刚开始办培训班的时候,尽管是晋江青商会出资,但组织青年企业家外出学习,老板们总是很忙,不愿意参加,“现在不一样了,老板们总是希望多组织些类似活动,开拓自己的视野。”
福建省晋江市虽然是一个县级市,却诞生了安踏、七匹狼、恒安、凤竹、劲霸、利郎等一批全国知名企业,光上市公司就有17家。
作为晋江青商会会长、劲霸男装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洪忠信认为:“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因素并没有消失,作为区域性、外向型经济突出的晋江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很多,通过学习,更多的是为了挖掘晋江企业创业成长的基因。”
7岁就学会摆地摊的洪忠信,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穷山恶水”的环境中,实在是“穷怕了”。在他看来,晋江很多知名企业的崛起,主要得益于他们的努力——“爱拼才能赢”。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如果想做大做强企业,仅靠努力显然是不行的。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晋江的创业者们就像一个小池塘养的鱼,小鱼长大了,如果小池塘不升级到大池塘,甚至小池塘不贯通大江、大海,创业者们可能就很难进一步整体提升。”洪忠信有点忧虑地说,晋江企业形成的产业链应该做大做强,中国民企的整体形象需要在全球坐标中重新定位。
和洪忠信这一代“辍学创业”的企业家不同,现在的“富二代”都有很好的专业知识。
被称为小柯的福建晋江工程机械厂总经理柯金鼎,在2004年的时候就被《中国青年报》作为大学生接管家族企业的典型报道过,当时,父子之间为了企业的发展没少冲突。
再次见到小柯,问及接班情况,他笑着告诉记者,现在他已经真正接班了,父亲现在就是打打乒乓球,一般不再过问公司事情。
“父亲那辈打拼时靠的是智慧、胆量和机遇,关系营销起了重要作用。但他们不善于做公司品牌,视野的局限也让企业不容易做大。”小柯说,这次来北大学习,除了听专家讲课外,还想和同行多交流,更重要的是,“这次培训班,还有参观联想集团、北京现代集团的机会,我想和他们好好交流一下,多学习他们企业的制造流程管理。”
刚到而立之年的福建信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金升,从英国留学归来。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个金融专业的高材生竟然干起了网布的生意。
“网布,一般人可能想象不到,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细分市场。它的应用主要是球鞋、箱包、家具等,虽然是一个传统产业,但也有很多创新的空间。”许金升介绍,比如他们生产的经编网布,由于采用了新材料,具有透气、防臭、排汗、防皱等功能,这让很多知名鞋厂很感兴趣,“现在,我们占有晋江鞋子一半的网布市场;明年,我们新产品上市后,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大。”
更让记者感到惊讶的是,在这期老总培训班中,还有一个90后。
“我现在是给父母打工,想先熟悉市场,平常在公司就是一个杂工,什么活都干。”王嘉霖说,现在给父母打工是阶段性的,明年他可能要去上大学了,他想边读书边创业,“未来不一定要接父母的班”。
王嘉霖认为,每个地方的市场模式不一样,创业就要找对企业的经营模式,要懂得灵活变通,不能死守一个模式。
这次北大“充电”,让晋江老总们感触很多。就以他们的第一课《孙子商战》来说,国学应用专家张诚笃一天的授课与交流让他们受益匪浅。
张诚笃认为,在企业商战中,应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做常胜将军肯定要苦练内功,这对现代企业来说,就是要有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一定要有鲜活的个性,不能说以人为本、拼搏、进取这样的企业文化不好,因为这些都是作为一个成功企业的共性,企业文化关键看企业文化的独特个性——就是自己的企业和别人的不一样的地方。”
张诚笃还认为,很多的案例都证明,未来企业的发展将由利润模式走向价值模式,关键是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如果企业文化不能得到人们和市场的认同,企业将很难靠产品打拼市场。
“张老师的授课内容,其实就是很多企业在市场中碰到的问题。”洪忠信深有感触地说,比如一个品牌怎么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我们靠什么才能走出去?我们靠什么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什么样的品牌才有生命力?青年企业家的智慧在哪里?我们怎样才能在全国、甚至全球的市场中扎根,张老师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很好的出路,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不仅仅是企业本身,甚至和国家形象、我们的文化基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