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9日
星期
徐洪业:

深入乡间追“丐帮”

本报记者 谢洋 校媒记者 吴梦楠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10-29    [打印] [关闭]
    以关注城市乞讨者这一特殊的群体而小有名气的北京科技大学学生徐洪业,这次又带着作品《城区乞丐问题: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来参加“挑战杯”了。

    10月27日上午,在本届“挑战杯”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展区,记者未见其人,先见到了他布置好的展板。

    “这次,我们并没有放一些非常震撼的乞讨者的照片,而是集中展示了我们在课题调研中的一些理性思考。我希望我们的研究被专家学者看到后,能传递到决策层。”徐洪业这样解释设计展板的初衷。

    从2007年年初开始,徐洪业就召集同学一道,开始研究乞讨群体。“最初我们只是关注乞讨者的生活是什么样,在外地乞讨都有什么经历,但现在我们关注的层面不一样了,这次参加全国挑战杯,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流浪乞讨人员行乞的动因上。”

    通过深入中原农村地区的调研,徐洪业算出一笔账。一个老实种地农民的年收入:1.2亩/人×822元/亩=986.4元/人;一个由农村外出乞讨的普通乞讨者的年收入:22.5元/天×200天=4500元。而2007年我国人均收入贫困线为1067元/人。乞讨收入能达到在家种地收入的4倍多,看到这个数字,人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在农闲之际,选择生存状况极为恶劣的乞讨生活。

    在徐洪业看来,除了收入对比,行乞人员的来源地也能说明很多问题。中国现在有两大乞讨者的源区,中原地区是其中之一。他解释说:“从历史上考察,河南、安徽、江苏北部、山东西部等地原先是黄河的故道。以前黄河一发大水,受灾的村民就会出去乞讨,所以中原地区自古就有乞讨的传统,这种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张力,使得该地区成为乞讨者的主要输出地。”

    两年前,徐洪业偶然在校门口的天桥上见到一个行乞的老太太,“当时我就想,北京这么大一个城市,老太太是怎么过的?她要是死了怎么办?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为了把这个群体的状态摸清楚,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徐洪业召集了20多名同学组成团队,一同展开调研。

    要深入乞讨者群体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为了赢得老太太的信任,他连续两天陪同老太太外出乞讨,还吃下老太太从布满油污的包里拿出的烧饼。终于,老太太向他讲述了自己成为一名乞讨者的前前后后,还告诉他乞讨者在北京的大致分布及内部不成文的“行规”,进入救助站时的情况和对策以及家里的基本情况……徐洪业脑中的调查方案逐渐清晰起来:第一步,了解流浪乞讨人员在城市里的日常生活;第二步,探秘乞讨者救助站生活;第三步,寻踪乞讨者故里,探究其产生渊源。

    来自豫东某县的残疾乞讨者王宪奎给了徐洪业很大的帮助。在他的帮助下,小徐两次深入他的家乡进行调研。第一次是在2007年暑假,他和队员们在指导老师左鹏的带领下千里寻踪乞丐村。但那次因为去的人太多,村里人都很警觉,没人说实话。

    2008年2月,刚过完年,徐洪业只身一人又一次来到这个豫东的小山村。住在王宪奎家的一个星期里,徐洪业一有时间就跟邻居家的小孩打扑克,和老人下棋。在闲聊的过程中,他得到了很多真实的情况。“那次去,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弄清了乞丐村形成的历史。”

    为了完成这份调研,徐洪业先后对40多名乞讨者进行深入访谈。他在聆听这些人的倾诉后,最深的一个感受是“这部分人的要求真不高”。他也由此产生了一些思考和建议——必须改变现行的“救急不救贫”的救助制度和“一刀切”的救助管理方式。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