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乡间追“丐帮”
10月27日上午,在本届“挑战杯”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展区,记者未见其人,先见到了他布置好的展板。
“这次,我们并没有放一些非常震撼的乞讨者的照片,而是集中展示了我们在课题调研中的一些理性思考。我希望我们的研究被专家学者看到后,能传递到决策层。”徐洪业这样解释设计展板的初衷。
从2007年年初开始,徐洪业就召集同学一道,开始研究乞讨群体。“最初我们只是关注乞讨者的生活是什么样,在外地乞讨都有什么经历,但现在我们关注的层面不一样了,这次参加全国挑战杯,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流浪乞讨人员行乞的动因上。”
通过深入中原农村地区的调研,徐洪业算出一笔账。一个老实种地农民的年收入:1.2亩/人×822元/亩=986.4元/人;一个由农村外出乞讨的普通乞讨者的年收入:22.5元/天×200天=4500元。而2007年我国人均收入贫困线为1067元/人。乞讨收入能达到在家种地收入的4倍多,看到这个数字,人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在农闲之际,选择生存状况极为恶劣的乞讨生活。
在徐洪业看来,除了收入对比,行乞人员的来源地也能说明很多问题。中国现在有两大乞讨者的源区,中原地区是其中之一。他解释说:“从历史上考察,河南、安徽、江苏北部、山东西部等地原先是黄河的故道。以前黄河一发大水,受灾的村民就会出去乞讨,所以中原地区自古就有乞讨的传统,这种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张力,使得该地区成为乞讨者的主要输出地。”
两年前,徐洪业偶然在校门口的天桥上见到一个行乞的老太太,“当时我就想,北京这么大一个城市,老太太是怎么过的?她要是死了怎么办?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为了把这个群体的状态摸清楚,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徐洪业召集了20多名同学组成团队,一同展开调研。
要深入乞讨者群体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为了赢得老太太的信任,他连续两天陪同老太太外出乞讨,还吃下老太太从布满油污的包里拿出的烧饼。终于,老太太向他讲述了自己成为一名乞讨者的前前后后,还告诉他乞讨者在北京的大致分布及内部不成文的“行规”,进入救助站时的情况和对策以及家里的基本情况……徐洪业脑中的调查方案逐渐清晰起来:第一步,了解流浪乞讨人员在城市里的日常生活;第二步,探秘乞讨者救助站生活;第三步,寻踪乞讨者故里,探究其产生渊源。
来自豫东某县的残疾乞讨者王宪奎给了徐洪业很大的帮助。在他的帮助下,小徐两次深入他的家乡进行调研。第一次是在2007年暑假,他和队员们在指导老师左鹏的带领下千里寻踪乞丐村。但那次因为去的人太多,村里人都很警觉,没人说实话。
2008年2月,刚过完年,徐洪业只身一人又一次来到这个豫东的小山村。住在王宪奎家的一个星期里,徐洪业一有时间就跟邻居家的小孩打扑克,和老人下棋。在闲聊的过程中,他得到了很多真实的情况。“那次去,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弄清了乞丐村形成的历史。”
为了完成这份调研,徐洪业先后对40多名乞讨者进行深入访谈。他在聆听这些人的倾诉后,最深的一个感受是“这部分人的要求真不高”。他也由此产生了一些思考和建议——必须改变现行的“救急不救贫”的救助制度和“一刀切”的救助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