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
法院执行领域消极腐败较严重
本报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王亦君)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今天下午在向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报告加强民事执行工作、维护司法公正的情况时表示,从总体上看,执行难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法院执行领域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较为严重,执行队伍工作作风有待改进,执行不规范的问题比较突出。
王胜俊说,司法不廉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深恶痛绝的问题,而执行领域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在司法不廉中占较大比例。一些执行人员对自己要求不严,吃请受礼,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有的把审判权、执行权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搞权钱交易,严重败坏了人民法院的形象。个别法院执行部门窝案、串案问题严重,涉案金额巨大,社会影响极坏。
王胜俊表示,法院执行队伍的工作作风有待改进,司法实践中,有的执行人员特权思想严重,衙门作风突出,对当事人“冷、横、硬、烦”;有的对当事人敷衍塞责,推诿扯皮,能推则推,能拖就拖。
除了法院自身问题,执行工作还面临着一些实际困难:
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备的信用制度,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缺乏有效监管,被执行人逃避执行现象十分突出,被执行人难找、财产难寻成为普遍现象。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对执行工作造成了消极影响,一些地方和部门通过出台文件等多种形式对本地企业进行特殊保护,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借口或通过“打招呼”等形式非法干预执行的事件时有发生,导致一些案件难以执行。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占较大比例,有相当一部分刑事附带民事、交通肇事、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和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等案件,因被执行人下岗、重病、服刑或被判处死刑等原因,往往没有财产可供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