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0日
星期

打磨防暴“撒手锏”

——记武警江苏总队苏州市支队支队长江鹰
本报记者 潘婷 史照栋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10-30    [打印] [关闭]

    

    江鹰研制的新型多功能防暴盾牌已批量装备部队。

    刘海山摄

    金秋10月,苏州弥漫着浓郁的桂花香气。在武警苏州市支队门口,载着相关专家和部队领导的车队正缓缓驶入营区。来宾刚刚下车,两名头戴黑色面罩、手执利斧的“歹徒”突然从一旁窜出。

    只听“砰、砰”两声,两名“歹徒”瞬时被从数米外飞射而来的细网罩住,束手就擒。几分钟后,大家才回过神来,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把大显神威的反恐利器——网枪,就是武警苏州市支队支队长江鹰的心血之作。

    这位从徽州文化发源地安徽省歙县山区里走出来的汉子,身上既有徽州商人的聪颖好学,又有山里人的朴实勤勉。入伍27年来,他从一名普通的武警战士成长为第十二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自主研发了20余种装备器材,其中10项获国家专利,3项在部队列装。

    辉煌背后,江鹰走过了怎样的人生历程?又是什么让这个基层军事干部取得了令军备专家都叹服的成绩呢?

    做鹰和蜗牛的结合体

    古埃及人说,能登上金字塔的动物只有两种:鹰和蜗牛。在江鹰身上,鹰的千里之志和蜗牛的坚韧不屈得到了完美结合。

    1997年9月,时任中队长的江鹰率部队配合公安机关抓捕两名持刀杀人嫌犯,在与嫌犯短兵相接中,战友吴奇敏左臂被刀砍中。战斗虽然获胜,小吴却因伤住院,3个月后才康复出院。

    血的教训激发了江鹰对非致命性武器的渴求。他不断思索,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如何才能在短兵相接中避免直接伤亡,以最小的代价实现一招制敌?

    一次,江鹰看到渔民撒网捕鱼,心中突然一动。如果战士们执勤时能和渔民一样,用一种网状的物体,在适当距离抛射并将犯罪嫌疑人困在网中,不就可以避免在抓捕中发生伤亡事故?

    突现的灵感让江鹰兴奋不已。

    他从理论入手,潜心钻研相关领域知识,并在拜访杜邦公司时找到了一种叫“凯芙拉”的纤维织网材料。这种纤维织成的绳可防割、防剪、阻燃。他设想用这种绳织成网,通过某种装置发射,网在向前运动中张开,碰到物体即可将其包裹并缠绕,实现捕获目的。

    想法形成后,他利用休假时间,一连半个月吃住在工厂,与技术专家一起研制、试验。

    2002年年初,这种体积小、强度高、操作简单、方便携带、通用性好的网状捕捉器引起了高度关注,并在通过国家技术鉴定后很快列装推广,获得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一等奖,被公安特警和反恐部队誉为对付罪犯的“撒手锏”。

    2003年9月,苏州中学高三学生李某在放学途中被两名犯罪嫌疑人绑架。在抓捕过程中,武警战士首次使用了刚研制成功的“猎人捕捉器”。两张“天网”将两名犯罪嫌疑人牢牢困住。官兵没费一弹,未伤一人,将李某成功解救。

    用自己的身体做阻车钉实验

    2005年5月1日下午,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欢度“五一”的喜庆气氛之中。在苏州工业园区一个工厂内的道路上,一辆卡车飞快地驶上一个30厘米高的坡地,突然高坡上弹出的一块钢板顶了起来,车身顿时腾空飞起,如同脱缰的野马撞向前方十多米处的房子。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卡车撞在了厂房外的防护栏上。

    车上坐着的两个人尽管都穿了防护服,但这意想不到的情况还是让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一名中校狠狠地撞在挡风玻璃上。中校顿时昏迷,被送往医院。

    这名昏迷的中校,就是江鹰。刚才的一幕,发生在他带领科研小组对“瞬时阻车系统”进行的试验中。

    “9·11”事件发生之后,随着国际恐怖活动日益猖獗,江鹰敏锐地意识到,各类汽车炸弹会越来越多地被恐怖分子用来攻击要害目标。他清楚地认识到,必须要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的阻车钉,才能使重要目标免遭汽车炸弹的恐怖袭击。

    江鹰通过调查发现,现有阻车装置的破车钉在车速超过每小时50公里时,钉子就扎不进去。即使扎进去也无法留在车胎上,导致车胎破损后放气很慢,无法达到拦截的目的。

    研制一种高性能的阻车钉,对工程机械专家来说都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更何况对只有指挥管理专业大专学历的江鹰。

    自从开始“瞬时阻车系统”研究以来,江鹰不知多少次被爆炸钉炸伤、多少次在车辆试验中被撞伤。

    但他没有退却。

    经过两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材料选了七八类,车钉制作了十几种,车胎用掉了70多个,各类试验进行了千余次。最终,江鹰研制出了一种高性能阻车钉。

    2005年12月26日,“瞬时阻车系统”通过专家鉴定,并获得了两项国家专利。

    让矛与盾融于一身的人

    2008年3月14日,发生在西藏、震惊世界的恐怖暴力事件令已任武警苏州支队支队长的江鹰看到了现行装备的盾牌暴露出的明显弱点:一是抗击打力不足,二是只能防而不能攻。如果能将矛与盾集于一身,研制出一种既能防守又能进攻的盾牌,在未来必将大有作为。

    随后,江鹰带着一面在部队广泛使用的盾牌找到了同济大学材料学专家聂圣哲教授,对盾牌的强度进行检测。

    经检测,目前武警部队装备的948型PC盾牌的抗击打强度为45公斤/平方厘米。

    “盾牌在受到石块、刀斧等外力打击时,着力于一点上,其强度要远远高于45公斤,特别是在低温的情况下,PC材料的抗击打能力还会下降,格外脆弱。”聂圣哲告诉江鹰。

    “如何才能提高盾牌的强度呢?”

    “提高强度的办法很多,但每一种方法的造价都比较贵。”

    “再贵也没有人的生命宝贵。”江鹰想。

    在返回的路上,路边高楼玻璃幕墙反射的太阳光突然给了江鹰灵感:如果对现有的PC盾牌材料加以改进,并在其外边罩上一层镜面不锈钢,不但能增强盾牌的抗击打强度,还可利用阳光的反射达到刺眼炫目的效果。

    几天后,按照设想,他做出几面罩了镜面不锈钢的盾牌,下发到了一中队试用。但试用的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战士对这个改进并不领情。

    原来,外面罩上了不锈钢后,虽然增加了强度,但由于盾牌的重量增加了许多,战士动作迟缓,反而容易被飞来的石块和棍棒击伤。而且,由于镜面是凸面镜,光被漫射出去了,并不能达到刺眼炫目的效果。

    这时江鹰方才恍然大悟,基层官兵是盾牌的使用者,他们最有发言权,于是他马上组织战士们召开座谈会。

    “应该将盾牌做成圆形的,将盾牌的中央做成凹面覆上不锈钢,这样就将光聚了起来。”

    “如果盾牌可以发射催泪弹就省事了。”

    “盾牌上要是有小灯就好了,这样方便我们晚上处置情况。”

    “盾面上要是有一些凸刺,人群就不会和我们挤压了。”

    江鹰将战士的意见一一记录下来。根据战士们的这些想法,他找到苏州轻舟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家商讨,找到了合适的“镜面不锈钢”材质,将其压成凹形。随后,他还尝试在盾牌中安装闪光弹、催泪弹和爆光弹,在表面装上多颗锋利的矛刺,将盾牌打造成能攻善守的反恐利器。经部队实战检验,该新型盾牌效果令人满意。

    如今,获得10项国家专利的江鹰并没有停止创造的脚步,他又把创新的思维拓展到解救群体人质和重大灾害救援上。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