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1日
星期
他们在乡间奔走一年多,为的是——

农民需求与政府培训内容不再有“鸿沟”

本报记者 陈凤莉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10-31    [打印] [关闭]
    “一边是对于生产技能的渴求,一边是并不适用的培训内容,这就造成了农民的培训意愿与培训行为之间的‘沟’。”

    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决赛的展示现场,来自浙江万里学院的杨智慧,不厌其烦地向记者和其他路人讲解她的论文。这篇名为《现代农业背景下农民生产技能培训需求意愿及制约因素分析——基于宁波511个种养农户的问卷调查》是她和另外几名同学在乡间奔走一年多的结果。

 ;   “之所以选择这个课题,源于一种三农情结。”杨智慧和课题组的另一位核心成员曹新佳都来自农村,在家乡,他们看到了培训状况的不乐观,也看到了农民对于培训的需求。“能为填平这道‘鸿沟’做些事,是这个课题的本质意义。”杨智慧说。

    为了采集到一手的数据,宁波市8个县市区的所有行政村,他们都跑到了。他们发现在很多地方,并不是农民不愿意接受培训,而是农民缺少接受培训的途径,或是有的培训不切实际。

    “他们做的培训都是关于农作物施肥啊、除虫啊这些内容,农民都会,根本不需要培训。”在宁波市北仑区调查时,有很多农户这样告诉他们。

    在走访调查中,杨智慧发现,农民最需要的培训是农业生产技术,最需要的农业技术培训是优良品种培育技术,最喜欢的培训方式是参观学习,最喜欢的培训长度是一天,最喜欢的培训安排是根据农时进行。但这恰恰是培训中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农民看来,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训次数少,参加培训不方便,培训内容不合适,缺乏培训计划……

    “起初,我们没想到会有这么多问题。”杨智慧坦言,这样的结果让他们突然间觉得自己这个课题的重量。

    为了调查到真实的情况,他们还走访了很多政府部门。

    “师资力量不够”、“农民参训意识不强”、“我们已经组织培训了”……

    很多农业局等部门这样告诉他们,杨智慧知道这些答案并不准确,至少不是完全准确的。因为宁波市8个县市跑下来,他们看到很多农村的情况并非如此。

    “我们想参加培训啊,可是我们没有机会啊,政府就没有组织培训嘛。”在一次调查中,一个农民曾经不满地说。

    一年多的调查论证,杨智慧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农民的培训意愿和政府组织的培训之间是确实有那么一道“鸿沟”的!

    “应该加强对农民生产技能的培训,特别是有关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和市场营销知识的培训。不同产业、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对培训有不同的需求,应该因人而异。”杨智慧他们根据调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要解决培训意愿和培训内容之间的对接,才能真正填平这道‘鸿沟’。”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