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老人走出丧偶伤痛
本报记者 陈凤莉 高校传媒联盟记者 侯永翔
几位老人在简陋的板房中各自做着保健操,眼神里隐约还能看到一丝沉重;一位叔叔在与年轻的大学生交流,脸上现出无比的沧桑……这些画面,经常会在谢立黎的脑海中掠过。
谢立黎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四学生,刚刚获得学校“创新杯”特等奖的她,又把《丧偶之恸后的心路历程—汶川地震丧偶老人现状的调查报告》带上了“挑战杯”决赛。
“地震给一个普通人带来的打击都很大,如果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在地震中失去老伴,那这种打击对他们来说,几乎是难以接受的。”谢立黎的外公在地震中不幸丧生,震后,外婆就搬到了谢立黎家。
“外婆变得比以前沉默了,很少说话,而且记忆力也开始下降。”谢立黎知道这是因为外公的去世给她带来的内在伤痛,而跟外婆一样的老人在四川有很多。从那时起,谢立黎决定要走进丧偶老人们的内心世界,通过自己的调研分析,帮助她们找出一条走出阴影的路。
2008年暑假,谢立黎和另一位同学来到四川都江堰的一个安置点——勤俭之家,那里聚集着很多丧偶老人。
通过探访分析,谢立黎发现,影响老人灾后适应的因素有多个方面:老人的性格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以及震后社会关系的不同,都会影响他们对于悲痛的消化时间。
沟通和交流可以让老人的哀伤情绪得到疏通。在勤俭之家,谢立黎帮助老人们成立了健康支持小组,让老人们互相帮扶,互相安慰,很多原来并不认识的老人最后成了朋友。
暑假的两个月里,他们一共开展了六次小组活动,教老人们跳健康操、做各种智力游戏、告诉老人们一些健康常识,让他们学会测量血压等。
硬件设施让老人老有所养,社会关系让老人老有所依,地震后的丧偶老人在相互支持中相互温暖着生活,这是谢立黎和队友们最期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