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1日
星期

机器人为抗震忙

本报记者 王烨捷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10-31    [打印] [关闭]
    一个形似挖土机的履带车,外加两条机械手臂,一条“剪刀手”,一条“钉耙手”——安徽合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四学生仇静的作品“抗震救援机器人”在本届“挑战杯”机械与控制类作品展区分外惹眼。

    在呈45度角倾斜的坡台上,机器人在远程电脑的操控下“横行霸道”,两条看似细长、无力的机械手臂能互相配合着抓起碎石、剪断绳索、扒开杂物。

    “别看它细胳膊细腿的,就它现在这样,力量也要比一个成年男性大。”仇静介绍,这只是一个机器人模型,真正的机器人要比它大上好几十倍,抓、剪、扒的力量也要较模型大上几十倍。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这台在“挑战杯”竞赛场上表现卓越的机器人,其身上的每一个零件都是由合肥学院的大学生们亲手制作的。

    “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做的机器人都是从外面买现成模块搭建的,学生的主要贡献可能只是设计,动手能力不一定得到锻炼。”课题组指导老师王勇说,这款抗震救援机器人从内部机械零件到外壳制作全部是同学们通过使用车床、铣床、锉刀等工具自行设计制作的,先后有过3个版本的成品,研发总经费约4000元,“如果所有零件都从外头买,那恐怕要花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才能拿下。”

    据了解,救援机器人的研发在世界机器人研究领域起步较晚。在百度上搜索关键字“救援机器人,中国”,记者发现,几乎所有相关新闻均发布于2009年以后。最近一则消息发布于今年5月,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联合研发了用于震区信息获取与实时影像回传的旋翼飞行机器人。

    “信息获取困难只是救援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问题。救援机器人还有很多可以做的。”2009年5月,仇静在为大地震遇难者感到悲痛的同时,开始搜集大量的救援图片和影像资料。她发现,在救援现场,人工救援作业不仅效率低,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也没有保障,“如果那时被空投到北川的不是解放军,而是机器人,伤亡也许会小很多。”

    在决定研究抗震救援机器人以前,课题小组成员们还想过做织棉机器人、全自动移栽机、沙滩清扫机、水面垃圾清理机等,最终抗震救援的迫切性占了上风,“当时看到新闻,说我们安徽其实也在地震带上。”

    为了让自己的研究更加切合实际需要,仇静与课题组成员还专门走访了安徽一名参加过抗震救援行动的消防战士。仇静说,自己设计的机器人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对设计产生直接影响的前期调研做得不够扎实等。

    同样为抗震救援器械匮乏着急的还有天津理工大学机械自动化专业大四学生郭雯侠,她的参赛作品是一个“球形千斤顶”,学名叫作《面向地震救援应用的起重/支撑器设计与研制》。

    “当人被压在预制板下面一个狭小的空间时,重型千斤顶有时候塞不进去,有时候顶起来这头,那头断了。”郭雯侠设计的千斤顶平时就是一个铁球,当把它滚进废墟空间后,可以通过遥控器操作伸出四条“腿”,为受困人员顶开一个生存空间,也为救援人员打开一条救援通道。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