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断裂的记忆
短短几天,重庆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大四学生王吉辰的留言本上,被来自不同院校的师生写满了祝福和鼓励的话。
这次“挑战杯”,王吉辰带来的作品是《断裂的记忆——汶川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报告》。“汶川大地震灾区位于华夏文明中心与边缘的交汇区,多民族共生的格局催生了丰富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地震给其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冲击!”展台前,王吉辰提起在羌寨调研后的感受,仍难掩激动。
2008年11月14日,就在进入汶川羌族萝卜寨的前一天晚上,王吉辰从电视上看到了对王明杰释比(羌族祭师)的访谈。这位释比文化的传承人,恰好是他明天将要寻访的对象。
第二天,在海拔2000多米的萝卜寨,王吉辰见到了这位68岁的老人。地震中,王明杰92岁高龄的师傅不幸遇难,他因此成为了当地唯一的一名释比。
按规矩,释比只传内不传外,但王明杰的儿子不愿像父亲一样从事这个职业,为此父子还分了家。震后,当地政府出于保护的目的,为王明杰安排了两个徒弟,以防这一古老文化失传。
“这种干预式的保护,能有效解决问题吗?”“少数民族脆弱的传统文化又该如何传承下去?”这次调研,留给了王吉辰一连串的问号。
去年11月,考察松潘藏寨的经历,使王吉辰对一个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生存发展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岷江沿岸大范围的山体滑坡,导致了大量植被被破坏,作为生态恢复的一个重要举措,政府禁止砍伐林木。而这些地区有很多居民都以伐木为生,劳作方式的改变,不仅会改变他们的谋生渠道,也会对灾后重建的民居样式及房屋建造技艺产生影响。因为藏族民居大都是木结构建筑,如果变成了钢筋混凝土的砖房,那么房屋建造所连带的传统上梁仪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会受到一连串的影响。
走访理县桃坪羌寨时,王吉辰目睹了地震给当地人观念带来的转变,也让他找到了保护民族文化的努力方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和外界帮助相比,唤醒当地人的文化自觉才是最重要的。”
近几年,羌寨居民受外界影响,都盖起了钢混结构的羌式新楼。可地震发生后,新盖起来的砖楼垮塌严重,而有1700多年历史的老式石板羌寨却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当地民众由此认识到,自己民族传统建筑技艺的精湛,也找回了对羌族传统文化的自信。
第一次参加“挑战杯”,小王并没有太多考虑自己的作品能否取得名次,他更多的是希望借助“挑战杯”这一平台,呼吁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