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关闭的图书馆
连接这些素不相识的人们的这台机器,原来是个“自助图书馆”,由深圳图书馆自主开发,价值20万元。在它高2.4米、宽3.57米、厚1.5米的身体里,可以容纳400~500本图书供读者外借。很多时候,它更像是一个图书中转站。通过它身上那3个液晶触摸屏,读者可以登录深圳图书馆的网站,从上百万册藏书里预借需要的书籍。然后,图书馆会在48小时内通过专业的物流公司,把书送到读者要求的一台自助图书馆里,并提供短信提醒。而且,无论你在深圳的哪个图书馆借的书,都可以在街头的任意一个“自助图书馆”里归还——
刘明娟把自己的身份证放在了机器的刷卡处,有着触摸功能的显示屏上,很快跳出了她的名字,还有下方的一长串书目。这是10月18日上午的10点钟,在深圳梅林一村一个数万人的居民小区里,周末早晨明亮的阳光,正照在她和她正面对的这个两米多高、占地10平方米的“大家伙”身上。
像过去半年多里总在发生的那样,她看了一会儿,在机器的橱窗里选择了3本自己想看的书:一本MBA的培训教程,一本林语堂的《中国人》,还有一本《城市的风景》。机器很快有了反应,从下方的一条缝里,送出了这些书。
早于她一个小时,这台机器前出现了另外两个年轻人。从一辆白色的面包车上,他们搬下了一个个装满书的箱子,然后一本本往机器里放。刘明娟借阅的3本书,就是他们亲手放进去的。
两个年轻人分别叫王永和付志泉,就是与深圳图书馆合作的物流公司的配送员,每天,都有相同的四辆车子从深圳图书馆出发,向四个方向上的40多个自助图书馆配送书籍。
这天早上8时20分,车子停在了梅沙街道文化中心的屋子旁,这儿的自助图书馆就放置在铝合金和玻璃搭建的遮阳棚下。王永从车上搬出折叠梯和水桶,开始清理机器表面的污痕,然后在外壳上喷上一层油,机器顿时亮堂起来。
付志泉用随身携带的工作卡片刷了一下感应区,这个有着近3万人口的小区,对于图书的需求量颇为庞大。屏幕上显示,这台机器上需要补上124本书。付志泉转过身去,有些吃力地从车上搬下书箱,然后投放到机器里。
自从2008年4月30日投入使用以来,这些号称“永不关闭的图书馆”的机器,已经逐渐成为深圳市民的一种生活习惯。截至2009年6月30日,自助图书馆已经办理读者证9833张,图书处理量686153次,这样的处理量几乎占到了深圳图书馆的一半左右。
下一步,40台自助图书馆有望增加10倍,并布点在大型社区、工业区和地铁站、超市等公共场所。深圳人在街头巷尾随时随地地借书和还书,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不过,在深圳市图书馆副馆长王林看来,这种给市民带来无限方便的“自助图书馆”,被制造出来的动因,却是“形势所逼”。
2006年7月12日上午,坐落于莲花山下的深圳图书馆新馆开馆,每天接待读者超过1万人,超出了原本设计的日均接待8000人的能力。
其实,深圳在图书馆建设上的步伐已经走在全国前列。至2008年初,这个已经形成一个包括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图书馆在内的庞大图书馆网络,拥有600多个各类图书馆,初步实现了“每1.5万人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在市区的任意地方走路10分钟,就能找到一个图书馆”的建设指标。
但对于一个立志成为“图书馆之城”的城市来说,这样的规模依然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想到的办法,便是开发“自助图书馆”,而且要“图书馆做的事情,它都可以做,而且还比我们做得更好,更便捷、更周到”。
最终研发运行的这台机器好像一个纽带,把各个图书馆的网络连接起来。而对于刘丽娟这样的读者来说,身着蓝色制服的配送员们,便是他们和自助图书馆之间最亲密的联系人。
付志泉印象最深的读者,是个住在益田村、50多岁、身形微胖的中年男子。他很喜欢看武侠小说,每到周六配送的时间,就会守候在机器前。看到配送车来了,他就帮着清洁机器,搬书箱,有时候还会拿饮料给配送员喝。
刚开始时,付志泉会很礼貌地向他表示感谢,但这个中年男子却连连摆手:“要道谢的是我,我终于能在家门口把金庸和古龙的小说看全了。”
王永也记得,有一次,在一台自助图书馆前,他看到一个身着保洁工服装的老人,在聚精会神地阅读一本时尚杂志。他颇为好奇地问:“怎么?你对时尚还感兴趣?”
原来,这个老人和他的老伴,都在深圳打工,供养3个儿子上大学,只有每年春节的时候,一家人才能回河南老家团聚上几天。“时间太短了,我怕和小孩子们没话说,所以看看这些年轻人喜欢的东西,找找共同话题。”老人憨厚地说。
刘明娟也是个爱读书的人。这个来自湖南浏阳的28岁女子,19岁就出来打工。在2007年来深圳之前,她先后去过上海、广州、东莞等几个城市,做过保险推销员、售楼小姐,还在一些小公司里当过文员。在不同的城市里漂着,她总在变换着住所和工作,但从来没有放弃过一个从小就有的习惯——阅读,每个月她在购书上的花销,总会有个几百元。
配送员们时常接到读者的电话,称自己在已还的书里夹了重要物件——银行卡、大学录取通知书,甚至有大笔的现金。不过,对于这些粗心的人们来说,只要及时反映情况,配送员们就能根据电脑上的统计,精确地找出这本书的现在位置。
自助图书馆运行一年多以来,配送员们除了正常的轮休之外,每天都要重复着类似的工作,就连春节也不例外。今年的大年三十,王永就是在车上度过的。
不过,对于以前就爱读书的他来说,这份工作不仅给他的阅读带来了方便——一旦在车上看中什么书,可以用最快的方式“弄到手”,而且,从事了4年物流配送之后,27岁的他终于感受到了“文化和商业的不同”。
过去,王永的快递工作“无非就是为了赚钱”,“见惯了冷眼,也没有那么强的责任感了”。但现在,看着读者们因为自己的工作,能够及时地看上书,“有困难就当我是朋友一样,一起商量解决”,他会觉得“很温暖”。
有时候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天气或者是汽车故障,配送的时间会有所延误。以前发生这种事情,他会觉得“迟就迟了,关我什么事啊”,但现在,他会及时地向管理中心汇报情况,然后通过电脑联网,在自助图书馆的显示屏上,打出字幕向读者解释原因,并且致歉。
同样感到温暖的还有刘明娟。去年年底,她差一点又要离开深圳。因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她被先前所在的那家外贸公司裁员了。年纪已经不小了,她一度萌发了回到家乡浏阳工作的念头。不过,偶然的一个机会,一则在公交车上听到的关于深圳开始运行“自助图书馆”的广播,却改变了她的想法。
根据广播上的介绍,她在梅林一村小区里找到这台“自助图书馆”。她发现,只要一张身份证,100元押金,就可以一次借出5本以内的图书。整个借书过程,不用去图书馆,不用迁就图书馆的开闭馆时间,也不用看图书管理员的脸色。
“这是一台为想读书的人发明的机器,从小了说,我以后看书不用再花钱了,往大了说,它让我觉得这个城市很温暖,很有安全感。”刘明娟说。
很快,她就放弃了离开深圳的想法,还租下了梅林一村小区里的房子。在半年多后的今天,她已经找到了新的工作,并准备在深圳继续待下去。
在王林看来,这些故事,大大超出了原本设计这台机器的初衷——“因为一台装满书的机器,原本陌生的人们之间产生了某种温暖的联系,这也正是阅读精神向人文精神的一种延伸。”
“以前在人们的印象里,深圳有钱但没文化,但现在,深圳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我相信,在这些遍布街头的自助图书馆里,在一本本书的流动和人们因为它们而产生的互相信任中,会逐渐滋长出这个城市的文化之根。”王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