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1日
星期

深圳:读书上座,读书人上上座

本报记者 徐百柯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10-31    [打印] [关闭]

    

    齐洁爽摄

    一个城市价值观的形成,与这个城市的决策,以及决策层的示范引导密不可分。通过读书月十年书香的浸染,深圳正在变成一个“知识城市”。读书,以及读书人,在这个城市备受尊敬——

    金庸意识到,这次自己是非去不可了:对面的三个人,带着一座城市的诚意,三年前来过,两年前来过,一年前来过,如今又来了。

    在香港一间临海的书房里,金庸终于承应下了深圳之行。“深圳请了我这么多年,我若再不来,就太对不住这个城市了。”那是2004年,第五届读书月、第四次读书论坛,终于迎来了金大侠的登坛开讲。

    深圳之行没有让金庸失望。“一个新的城市有如此欣欣向荣的读书尚学风气,是我没意料到的。”他说。不仅如此,这个城市还有让他意料之外的惊喜。金庸到深圳当天,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设宴款待。席间,相谈甚欢。金庸偶然提及《孙子兵法》中的一句,不曾想王京生马上把此句的上下文倒背如流。这让金大侠感到惊讶,连道:“没想到一个党的干部、宣传部长能做到这样。”

    金庸不知道的是,这位宣传部长平素酷爱读书,尤其喜爱国学典籍,对《论语》和《老子》都颇有心得。据说他特别喜欢常熟翁氏故居里翁同騄题写的一副对联:“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

    深圳整整用了4年才请来了金庸,“应该是我们的执著感动了他”。然而,也正是这次短短的行程真正打动了金老先生。次年,他不仅再度接受深圳读书月的邀请,同时答应出任深圳读书月的特别顾问。

    2005年,还是这三个人,奔赴河南南阳,为读书月邀请历史小说家二月河。起初他们并不顺利,第一天拜访,二月河以身体欠佳为由,拒绝了他们的邀请。前方信息汇报到深圳,王京生告诉他们:“你们这是在南阳,等于是请诸葛亮,要有三顾茅庐的决心。”

    次日,他们再次登门。二月河偶然说起自己喜欢金庸先生的作品。他立刻被告知,届时金庸先生将会在深圳。深圳使者接着说服道,你们老哥儿俩可以在深圳见面,对谈论道,达成你的一个心愿。这样,金庸“帮”深圳请来了二月河。

    当届读书论坛开设“在历史的天空下”板块,金庸和二月河对话,纵论历史、小说、人生。这场对话至今在深圳被传为佳话。

    仍然是这三个人,还曾拿着王京生的亲笔信,去香港拜会并邀请国学大师饶宗颐。他们去拜访读书月特别顾问、北京大学前校长陈佳洱院士时,老先生为这个城市的诚恳而感动,特意到楼下,在寒风中迎接深圳来的客人。

    读书月承办方深圳出版发行集团的总经理陈锦涛认准一点:要让市民有机会面对大师,要让文化名人在这个城市驻足,尽管深圳目前还产生不了大师,但我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未来夯实基础。

    陈锦涛正是那三个人之一。读书论坛曾请过台湾作家龙应台,但因前期操办中出现了一些小失误,使龙应台很不快,谢辞了读书月组委会的邀请。陈锦涛苦思冥想,选定了一方砚台送给龙应台作礼物,因为“砚台”和“应台”音近。龙应台很受感动,知道“你们用心了”,于是欣然成行。

    深圳的历届高层官员大都十分敬重这些来深圳的名学者、名作家。这分敬重,被视为对阅读最有效的倡导、对文化最清晰的表态。

    清史学者阎崇年几年前来深圳参加读书论坛,当时的市委书记李鸿忠亲自主持,专门请他给市委常委和正厅级以上干部讲过一堂课,内容是关于清朝快速崛起的历史经验。听课中,李鸿忠向阎崇年请教清初满文档案的问题。阎崇年很吃惊,表示幸亏自己到台湾看过这方面的资料,要不就会出丑了。事后他感叹,到全国各地演讲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印象最深的,居然是一位市委书记提出来的历史学问题,“市委书记能问出这么深的问题,看来深圳真是一座读书的城市。”他说。

    李鸿忠因热爱读书而闻名。他被称为藏书家,“家里的书柜都像图书馆那样,是有摇臂对开的”。主政深圳时,他几乎每个月都会到书城选书,“几包几包地买”。一旦去北京,他会逛万圣书园、风入松书店。深圳官员之间甚至流传,李书记调任湖北时,没带什么东西,“只带了两集装箱的书”。

    在陈锦涛眼里,深圳历任领导,“我感觉他们不仅是官员,也是读书人,我觉得大家就是书友,因书而结缘”。深圳人口中的老书记李灏,是读书月特聘的三名总顾问之一。一次,他听取读书月汇报,当得知读书论坛曾请来湖南作家唐浩明,自己却不知情时,便责怪组织者:“为什么不告诉我,这样的专家我要见见。”汇报的人劝道:“您是读书月的总顾问,那么多大事等着您,这样的小事怎么好打扰您呢?”李灏连连说:“这个事不小,以后这样的事还是要给我讲的。”

    上世纪90年代初,深圳书城(现在的罗湖书城)按照原规划,并不在繁华地段。时任市委书记的李灏批示,深圳能建气派的深南大道,最好的地段难道容不下一个书店?最终于1996年建成的书城,毗邻当时深圳的标志性建筑地王大厦,以至于书城有底气宣称:不是说书城在地王对面,要让人说地王在书城对面!

    2000年时,南山区的一块好地已经卖出,出版发行集团拿着老书记的批条,硬是说服区政府原价买回那块地,重新规划成南山书城。对此李灏说,我从来不批条子,这次为书店破例。之后,为了能在“小平脚下(莲花山顶有邓小平塑像)最好的一块地”建深圳中心书城,时任深圳文化局副局长的王京生曾多次去敲分管基建副市长和市长的门。目前,关外的龙岗、宝安也正在建书城,总计投资4.5亿元,全部由财政掏腰包。因为深圳已明确,在每个区建一所大型书城,是“必须为之”的公益事业。

    把书城建在城市中心最好的地段,这已成为深圳的文化宣言。而给读书人最高的荣誉,则是深圳的文化姿态。“我们要向古典时代的鸣号凯旋一样,给予写好书的人、出好书的人最高的荣誉和嘉奖。”陈锦涛这样说道。

    2008年读书月期间,一场被誉为中国书业“奥斯卡”颁奖礼的盛典在深圳举行。作家代表、出版社代表、书评人代表、读者代表一一走过红地毯,享受明星般的礼遇。“怎么把我们这些人搞得跟明星似的,我们可从来没享受过这样的待遇啊!”时任三联书店总经理的张伟民受宠若惊地说。据目击者称,现场的红地毯让一些“明星”变得手足无措,“很不习惯”。

    但深圳的用意最终还是能得到理解。学者、书评人止庵感慨道:“这是我第一次走红地毯,很隆重,也很正规。深圳举办的‘读书月’活动让我们这些读书人、书评人真正感受到了阅读的尊严与魅力。”

    今年是深圳读书月10周年。10月21日,深圳市委常委会专题讨论读书月。市委书记刘玉浦在会上说,读书月是深圳城市文明的体现,也是深圳作为一个知识城市走向世界的载体。读书月成为深圳的名片,能让人们迅速认出它来——哦,这就是爱读书的深圳。

    列席旁听的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副局长尹昌龙评价,在一个城市里为读书月专门召开常委会,说明深圳认定读书是一件大事:“因为常委会是讨论大事的,比如发展战略问题、干部任免问题,如今,读书和文化也成了新议题。”

    在深圳,每个月宣传部都会拟定一份给市里领导班子的推荐书目。刚刚履新不久的深圳代市长王荣,前两天专门派人把最近5期的书目都要了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