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回流 积极效应不明显
在李怡洁的同学陈成的老家重庆市合川区,同学们选取了三汇镇和钱塘镇的200个农户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回流农民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经过在城市一段时间的磨练,带回了新观念、新经验,有了资金和人力资本的相对优势,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相反,由于乡镇企业对农民的技能要求不高,回流劳动力相对从未外出的劳动力,在当地就业时并没有表现出技能优势。
“只有创业农户才能将自己在外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带回农村,可是一些打算回乡自主创业的农户也大都以失败告终。”陈诚讲述了两个例子。
小刘在上世纪90年代到深圳打工,单位福利好生活条件也不错。近年来,他听说钱塘镇私人养殖日益增多,很多人都挣了大钱,于是,他带着这几年在深圳攒下的积蓄回到了钱塘镇,包下一个鱼塘养鱼,这一包就是10年。
虽然前期投入方面做得很充分,但由于小刘长期在外工作,对家乡的经济、气候环境并不是特别了解,再加上之前没有干过养殖,鱼塘亏损太多已经干不下去了。
小尹曾经在广东一家工厂做技工,每月有三四千元的收入,后来也辞了职回家养兔子。和小刘一样,由于做惯了工人,对养殖技术生疏,最终也亏得一塌糊涂。
通过调查,同学们还发现,只有22%的农户回流后会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劳作,这种“农户兼业化对农业生产具有负效”,已得到诸多学者的认同。
李怡洁说,从调查数字上来看,虽然有些人回流后比回流前的收入要高,但这并不是回流户自身条件变化带来的。在他们调查的地区,若都是兼业农户,那么回流户和从未外出户的收入差别并不是很大,纯农户的收益则大大低于兼业农户。因为当地发展较好的乡镇企业较多,为农户就业提供了便利,这是导致回流户收入增多的主要原因。
此外,从未外出户比回流户更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回流农户认为:农业生产的收益远远比不上工业生产所带来的收入,因此,即使自己拥有土地,也更愿意将劳力投入到工业生产中去,以获取相对较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