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日
星期

懂科研,也要会科普

本报记者 陈凤莉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11-02    [打印] [关闭]
    “挑战杯”结束了,但赛场上各种“稀奇古怪”的作品似乎还在脑子里盘旋,各式各样的机器人、种类繁多的飞行器、各种有着高科技含量的机器装备……说这些作品稀奇古怪,是因为对于学文科的我来说,要理解选手们制作这些作品的复杂原理,煞是困难。而在采访中碰到的事似乎比这些作品还要稀奇古怪。

    “挑战杯”决赛的几天里,我几乎每天都会去展示现场转上一圈,看到能让我眼睛为之一亮的作品,我都会凑上前去。

    选手都很热情,马上会开始给我讲他认为很简单的原理和技术,而我却常常一句也听不懂。

    “能不能讲得通俗一点?”为了能听明白,我提出了要求。

    “呃,这个……”他比划了半天,仍然没有给我讲明白,最后不得不搬出了指导老师。

    这样的事情,随后我又遭遇了几次。一个学生说:“我们学理工科的天天搞研究,就是没你们学文科的语言丰富。”如果真是这样,一件发明创造产生以后,只有制造者自己能够明白它的原理和用法,那又如何做到推广和普及?

    在“挑战杯”期间举办的“探究创新之源”论坛上,《科技新时代》杂志主编黄桂国一开场就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162-163=1,怎么样移动一次,使这一等式变得成立?这是他几天前在科技馆新馆二楼的一个展厅里看到的。

    “为什么堂堂中国科技馆要把这个题放在墙上,它马上吸引了我,设计者的初衷就是要吸引孩子的注意,科普有很多技巧在里头。”他说。而现实却并非如此,这几天他也碰到了与我一样的事情。

    “我们杂志十几年来采访过很多科学家,有个体会,中国有很多科学家擅长科研但不擅长科普。今天我转展厅,有很多东西觉得了不起,但也有很多东西我不懂,让学生给我科普,可是却讲不明白。”

    现在的“挑战杯”选手会制造、懂发明,拿出去个个是高手,但一些选手缺的是让旁观者能够理解自己作品的能力,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基础科普知识的缺失所致。旁观者并不都和评委一样都是专家,他们是用最通俗的眼光来衡量,能够通过深入浅出地表达明白作品的原理和用途是最主要的。

    科学不是自娱自乐,科学是一个能够让全人类共享的大餐。在科学越来越讲究高精尖的今天,也该让科普的脚步走得快一点吧。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