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科研,也要会科普
“挑战杯”决赛的几天里,我几乎每天都会去展示现场转上一圈,看到能让我眼睛为之一亮的作品,我都会凑上前去。
选手都很热情,马上会开始给我讲他认为很简单的原理和技术,而我却常常一句也听不懂。
“能不能讲得通俗一点?”为了能听明白,我提出了要求。
“呃,这个……”他比划了半天,仍然没有给我讲明白,最后不得不搬出了指导老师。
这样的事情,随后我又遭遇了几次。一个学生说:“我们学理工科的天天搞研究,就是没你们学文科的语言丰富。”如果真是这样,一件发明创造产生以后,只有制造者自己能够明白它的原理和用法,那又如何做到推广和普及?
在“挑战杯”期间举办的“探究创新之源”论坛上,《科技新时代》杂志主编黄桂国一开场就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162-163=1,怎么样移动一次,使这一等式变得成立?这是他几天前在科技馆新馆二楼的一个展厅里看到的。
“为什么堂堂中国科技馆要把这个题放在墙上,它马上吸引了我,设计者的初衷就是要吸引孩子的注意,科普有很多技巧在里头。”他说。而现实却并非如此,这几天他也碰到了与我一样的事情。
“我们杂志十几年来采访过很多科学家,有个体会,中国有很多科学家擅长科研但不擅长科普。今天我转展厅,有很多东西觉得了不起,但也有很多东西我不懂,让学生给我科普,可是却讲不明白。”
现在的“挑战杯”选手会制造、懂发明,拿出去个个是高手,但一些选手缺的是让旁观者能够理解自己作品的能力,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基础科普知识的缺失所致。旁观者并不都和评委一样都是专家,他们是用最通俗的眼光来衡量,能够通过深入浅出地表达明白作品的原理和用途是最主要的。
科学不是自娱自乐,科学是一个能够让全人类共享的大餐。在科学越来越讲究高精尖的今天,也该让科普的脚步走得快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