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日
星期
“挑战杯”20年磨一剑 氛围日益浓厚 保障机制日益完善

参与科技创新成高校学子新时尚

本报记者 谢洋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11-02    [打印] [关闭]

    本届“挑战杯”气氛热烈。10月29日,“挑战杯”评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奚广庆在作品展示区受到参赛同学的“围抢”。

    “本科的时候,我们班上差不多有80%的人参加了大学生研究计划,班上进实验室、搞科研的人多着呢!”中国科技大学组合仿生UUV的作者金通说。

    “当时我们有了想做这个项目的想法,正好学校有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一申请就批下来了。”清华大学符号计算软件maTHmU的作者李超说。

    “今年寒假,我们从北京赴重庆调研的5000元经费,是学校提供的专门用于本科生科研项目的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农转非现象的大三学生周大川说。

    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采访的这些日子,记者强烈地感受到,越来越多的科研创新作品背后,都有学校浓厚的科研创新氛围和各种完善的保障机制作基础。

    就如同奥运会对全世界竞技体育产生全面促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奥林匹克”的“挑战杯”竞赛,在潜移默化中也对国内高校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获奖明星”是最好的催化剂

    今年,武汉理工大学入围“挑战杯”决赛的作品有6项,这是一个学校能入围终审决赛的最大作品数了。该校带队老师陈定方教授告诉记者,和现在的火爆局面相比,10年前学校本科生的创新氛围要淡得多,大家对“挑战杯”的热情和关注度也要低得多。

    2001年9月,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的第七届“挑战杯”大赛上,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系宋建勇的《谈广义M集的演化及其在图形防伪中的应用》从全国308所高校976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了一等奖。

    消息传回学校,师生一片沸腾。“挑战杯”从校团委主抓的一个单项课外科技活动变成全校上下关注的热门项目。

    陈定方教授告诉记者,在校团委的建议下,学生在“挑战杯”中取得成绩不但可以纳入学分,而且只要获得省级“挑战杯”前两名或是入围全国决赛,就可以得到免试推研的名额。很快,在武汉理工大学,“挑战杯”从一个只有个别感兴趣的师生参与的活动,变成了各个院系相互竞争,报名学生应接不暇的活动。

    “我们学校挑战杯热起来也是近三四年的事儿!”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的陈捷老师告诉记者,在第九届“挑战杯”上,该校学生张欣茹的项目《仿Stenocara甲虫高效实用空气取水技术》,不仅在决赛中获得二等奖,而且在赛事主办方举办的人才推介会上被三家企业同时看中,企业方打算联手推出她的科技项目,并打算培养她成为未来这个项目的CEO。

    这条爆炸性的新闻传回学校,极大激励了校内学子投身科研的热情。陈捷说,校内报名参加这一赛事的学生明显多了起来。在第九届南开大学举行的挑战杯上,该校选送的作品《京杭大运河现状、保护及申遗政策调查报告》获得全国一等奖,取得了人文社科类作品的历史性突破。

    团天津市委书记刘道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回忆说,2001年,他任南开大学团委书记,也是在第七届“挑战杯”上,南开大学的成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化学学院的本科生张磊获得了一等奖。载誉而回后,校领导不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来大学生科技创新只是单纯的第二课堂,只是团委包打天下的局面,变成学校鼓励大学生创新的整体机制中的一个环节。

    从精英化选择到普及型推广

    宁夏大学团委书记田富军说起“挑战杯”,话匣子就关不住了。宁夏大学作为“挑战杯”的发起高校之一,从1989年开始每届比赛都有该校的学生参与其中。

    在田富军的印象中,2001年是该校比赛成绩的一个小高潮,宁夏大学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的第七届“挑战杯”大赛上综合排名位列全国第九名,获得优胜杯,一时间全校上下都掀起了“挑战杯”热。学校专门出台了很多鼓励师生参赛的政策,包括颁布学生课外创新奖励办法,优秀的指导老师在评职称时也会有相应的加分。“从那以后我们学校挑战杯深入人心,大家对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热情很高。”

    但是,在田富军看来,2006年在上海复旦大学举办的第九届“挑战杯”是一个转折点。“我们逐渐认识到,2001年第7届之所以取得那么好的成绩,是因为当时有的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到后来我们发现我校参赛学生取得的成绩不像以前那么理想了,开始渐渐意识到你要是跟这些学校比科研实力的话,肯定比不过人家,只有推动全校同学参与,通过“挑战杯”比赛来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才是根本。”

    从2006年开始,宁夏大学开始由着重参加比赛、取得好成绩,转向推动全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学校在支持学生科技创新立项时,项目内容就由原来的精英化的选择,变成了普及型的推广。

    “比如原来我们一次立20个项,从2006年开始我们立60多项,从2007年开始,立项的数量增加到二三百项,覆盖本科生达1000多人。学校还相应出台了一个全校性的学生科技创新和人文社科培养的指导性意见,把原来团委做挑战杯,进一步扩充为由教学的职能部门教务处来做学生科研创新的培养。

    由于学校给学生创造的参加创新活动的氛围、层次和内涵越来越丰富,因此参加各种类型创新实践的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现在,‘挑战杯’不再是个别精英学生和老师的事,大家一说‘挑战杯’都知道。”

    “挑战杯”成课外科技创新风向标

    “‘挑战杯’看上去是由我们团学组织牵头的工作,但事实上已经成为学校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了。”中国科技大学团委书记朱东杰认为,“挑战杯”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导向作用也尤为明显。

    最近这些年,每一届“挑战杯”都传递出这样一种信息:科研创新要面向直接的社会需求和重大的国家战略需求,尤其是要面向应用。朱东杰注意到,大学生在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创新的过程中,有很多都是随机性的,并没有很明确的指向性。“可能就是一个爱好,或者恰巧碰到了这么一个现实问题。而以‘挑战杯’为龙头的一系列学生课余的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则会让参赛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即使是校园的科技创新活动也要密切贴近现实社会。

    朱东杰带队参加过多届“挑战杯”竞赛,他觉得不论是参赛规模还是竞赛氛围上,以及学生们的参赛作品水平,确实“一届比一届要好”,但他觉得也有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现在参赛作品中,数理类基础性的项目有些偏少。今年全国的参赛作品中,数理类的作品只有30多个,而其他诸如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等类型的作品都是200个左右。

    “作为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不是科技制作竞赛,不能过度强调制作,需要一种导向性的工作。”朱东杰建议说。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