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3日
星期
文化博客

科学巨匠荣光辞世与女歌星决绝一跳

陈娉舒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11-03    [打印] [关闭]
    11月1日,2009初冬京城的第一场雪,来得早了一些。这天,京城甘家口一处老楼里,人们踏雪而来,只为给一位科学老人献上深深鞠躬;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位老人的雕像前,菊花朵朵。下雪了,戴红帽,雕像被“90后”戴上了小红帽,让老人带着温暖离去,“90后”说。

    大雪纷飞的前一天,10月最后一天,阳光明媚的早晨,这位老人,“航天之父”“火箭之王”钱学森逝世。缅怀,追思,一切正处“现在进行时”,而面对科研前辈,后学者或许更需解答一道共同考题:何以纪念?以何纪念?这道考题,不妨先留给钱老身后的科技界,留给学界,也留给在这一天走马上任的教育部新部长。

    离去的不止一个钱学森。另一位科学巨匠,在几天前的睡梦中,安静离去。贝时璋,107岁,中科院最年长院士,中国生物物理学、宇宙生物学奠基人。相较钱学森,这个名字让人陌生,10月31日下午,这个“陌生”名字,才逐渐出现在媒体的视野里。而在网上,很多人还在相互打探:贝时璋是谁?

    淡泊一生的贝时璋老人,不会计较后人的无知。但10月31日下午的中超比赛,很多人却是斤斤计较。最后一轮论输赢,中国足球已然很久没这样揪紧球迷的心了。工体和国安,在那天满足了一把自信满满的北京人,却狠狠伤透了杭州人的心。“我在工体”,成了很多国安球迷贴紧胸前的标签,但是,中国足球的路又在哪儿?依旧没人知道。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无论贝时璋还是钱学森,无愧生的伟大,继而“荣光辞世”。这分“荣光”,未免耀眼夺目,中超喧嚣又如此的超分贝,以至于,很多人是到了10月31日这天的最后时刻,才惊悉女歌星在凌晨那飞身一跳。

    一个人对社会的奉献,有大有小。但生命自身,原本无价。从这个意义上看,驾鹤西去的大师,与决绝厌世的歌星,其生命终结,并无高低,大师之死固然是重于泰山,歌星离世却也不见得是轻于鸿毛,每一条鲜活生命的离去,都值得在世者致以虔诚的注目礼。

    而陈琳,倘若没这惊人一跳,这个名字早已尘封于记忆深处,再难想起。但是,当套黑的新闻网页扑面而来时,歌手和她的歌,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却并非不存意义。

    《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陈琳16年前唱红,这些年,这歌陪伴多少人,从少年到青年到中年,那分柔情,还谁不懂?可是,唱这歌的人在这个深秋的飞身一跃,人们确实没懂。

    《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出现的1993年,内地音乐电视方兴未艾,如今的MTV当年的“中国音乐电视”,在那一年起风靡荧屏。很多歌手正是以一遍遍的MTV“走秀”,为公众所知。当年还青涩的23岁陈琳,于MTV中,穿长廊,倚墙根,种种如今看来生硬造作的造型秀,却让人们听熟了《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也眼熟了这个女星。当年,大城小县,街头巷尾,那些肆无忌惮的高音喇叭放出的歌,总有《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歌中铿锵激越的鼓点,如今犹在耳际。咂摸一下,那些个鼓点旋律流露的气质,是不是非常契合我们记忆中激情燃烧的九十年代?

    而陈琳,她在MTV里漠然、孤傲、倔强的神情,也存留在90年代看着音乐电视长大的每个男女的记忆里,陈琳与《柔情》,是那一段青春里的一个逗号或分号。

    世间万物,绚烂后是平淡。《柔情》之后的陈琳资讯有限,好在,出专辑,包揽某年多项最佳奖,新歌打榜,一切只关音乐无关八卦。今夏,女歌星传来新婚讯,似在谋求复出。按理说,不管离婚,还是再婚,抑或复出,一切都非终点线,而是重新起跑前的热身,也因此,闪婚仅三月后飞身一跳的陈琳,无人能懂。

    飞身跃下的陈琳,不过是又一个谢津。那是人们早已忘记的名字了吧?当年惊人一跳前,谢津是如何特立独行的一个女歌手,从音色到做派。很多人已记不清谢津跳楼的原委,但一定记得,少年成名的谢津,音色何等别致,前途何等无量。还有筠子,筠子告别世界的方式,是上吊还是坠楼,时光荏苒,再好记性的人,此刻也已惘然。可见,再美丽的生命,都难敌人类残忍的选择性记忆。

    “继续走,继续失去,在我没有意识到的青春”,这是筠子唱红的《青春》。从谢津到筠子到陈琳,三个好声音,三个女人,也许彼此不相识,却又拥有疑似相互拷贝的致命的性格特质,没有及时的自我救赎,没有身边人及时的情绪抚摸,或许就难以接受“继续走,继续失去”的人生常规。我们永远不懂的是,这些决绝的人,究竟失去了什么,从而彻底失去“继续走,继续失去”的勇气。

    《爱就爱了》,这是陈琳后期的代表作。现在看来,歌里的“陈琳们”是洒脱的,歌外的“陈琳们”却困守在各自的牢狱里。也许,女歌星的最后时日,也曾挣扎,企图“越狱”,此种挣扎,大概是所有艺人要共同面对的境遇牢笼。可仔细想来,挣扎,纠结,怀疑,彷徨,苦闷,又岂是艺人群体的独家难题,更是一切中年男女所要面对的人生困境,不是吗?即便伟大者如钱学森贝时璋,在其生命岁月中,又岂无压力重重意念彷徨之时刻?而他们,却还是坚定地执著地走到了荣光辞世的人生终点线。在这意义上,歌星审视生命的眼光,距科技大师的胸怀境界,确还有些距离。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