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生活与情感何时能像“MADE IN CHINA”一样普及世界
在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和作家贾平凹、张悦然、评论家李敬泽、雷达等人发言之后,出席会议的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作了重要讲话。刘云山说,当代文学创作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弘扬我们这个社会时代的主旋律。毛泽东60年前为《人民文学》创刊号手书的题词“希望有更多好作品出世”,也在座谈会上重新提起。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出人意料的评选结果,10月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以主宾国身份高调参展,也成为“文学创作座谈会”的热议话题。铁凝在题为“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学”的发言中,结合近来中美、中德作家交流的亲历实况说,今天,我们正通过“MADE IN CHINA”的产品让世界了解中国,但是,我们更应该用文学作品让世人了解中国的社会与现实、中国人的生活与情感。很多作家说,一出国,就更爱国了。中国文学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不能被“他者化”。中国作家毕竟首先是为母语读者而写作的。中国文学有责任贡献出自己最优秀的东西。
专家认为,实际上,诺贝尔文学奖在评选上,首先就是以文学作品的价值标准为取向的。有人形容,诺贝尔奖,可以说是一个政治排行榜。当今世界的文化格局中,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之间的交流乃至交锋与日俱增。多重价值取向是一种客观存在。刘云山在讲话中强调,对于中国的文学创作来说,坚守、保持我们的文化立场,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我们才会有主心骨。具体到当前的文学创作现状,刘云山在讲话中指出,不能把“主旋律”创作简单等同于“红色题材”写作。文学创作要弘扬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它所代表的是一种主流精神。“主旋律”与创作多样化并不矛盾。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文学创作与政治的关系一度十分扭曲。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文学作品中“概念化”的政治思想性成为被否定的对象,被认为是创作中的负面因素。但是,纵观古今中外,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从来就没有断绝过。作家对生活的认识深度,无疑也以其自身的思想性作后盾。当下为许多人津津乐道、据说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价值”,又何尝不是一种“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