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牌”报纸和“国字头”企业的正面交锋
最新的一出对抗,源自2009年10月15日新华社主办的《经济参考报》对河北武安市两座铁矿的尾矿排放调查,铁矿属于中国五矿集团公司邯邢冶金矿山管理局。
名为《中国五矿邯邢局两铁矿:非法排尾祸企殃民》的报道刊登后,五矿集团迅速于第二天向多家媒体发出澄清说明。随后,《北京日报》、中国新闻网等刊登消息,引用五矿集团办公厅主任马骏的话,称上述报道“严重失实”。
调查,反调查
“有些事情,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李新民从办公室角落的座位上站起来,一路踱到门口,也没能想出合适的话来。第二次从武安矿区回到北京的他,正预备将新一轮报道送新华社主要领导批阅。
因为自己的报道是职务行为,李新民一开始婉拒中国青年报记者。后经报社批准,他接受了采访。
让李新民不知从何说起的,就是10月16日由五矿集团召集、多家媒体参与的“澄清说明会”。会上,五矿集团新闻发言人直指李新民的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且采写报道的过程中“既没有与当事企业进行核实,也没有与当地政府进行核实”。
严厉的指控甚至让《经济参考报》总编辑杜跃进也有点儿坐不住了。“这对我们报纸,甚至对新华社的声誉,都造成了很大影响。”他表示。
澄清说明会的同时,五矿集团还致函《经济参考报》,要求其“立即停止一切对我集团公司可能造成的进一步侵害,对不实报道应迅速加以澄清,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不良影响”。
报社和作为记者的李新民本人并不是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件,但以往,通常是自认为“被不实报道”的企业直接致函报社。以新闻发布会形式直接向公众宣称报道不实的情况,还是头一遭。
“我当然采访了当地企业和政府。”李新民说,“我先走访了当地村民、企业及政府部门,还走访了排尾企业:北洺河铁矿、玉石洼铁矿,最后赶到邯邢局,经局办联系采访了此前曾拒绝过我的北洺河铁矿副矿长。”
第二次来到邯邢局,李新民又见到了当时接待他的局办副主任。
“我明明来过,你也看到了,也说话了,怎么说我从没来采访过?”李新民追问。对方则连连以点头作答。
“新华社对新闻报道的要求何其严格。”李新民从办公室的书柜中抽出一本《新华社职业化标准手册》,蓝色封皮的小册子规定新华社的记者必须“深入调研”、“真实报道”。
“不仅仅是新华社,所有的媒体,所有的新闻工作者,不都应该是这样的吗?”
年过40岁的资深记者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类事情。就在两年前,他的两篇报道曾分别遭到青海省政府和山西长治一家国有企业的质疑。“我调查你,你不同意我的报道,认为我失实,反过来再调查”,李新民甚至给深度报道遭遇质疑乃至诉讼风险造了个名词——“新闻反调查”。
“媒体当然应该被监督。”李新民并不认为“新闻反调查”的存在不合理,然而“怕就怕没有调查,只是文过饰非”。
李新民觉得,报纸刊登报道后不过第二天,五矿集团就召集媒体公布他们自己的“澄清说明”,并认定《经济参考报》报道严重失实,间隔时间如此之短,“新闻反调查”显然没经过什么调查。
报社针对“澄清说明”所写的“情况说明”上报后,新华社主要领导作出批示,组成三人采访小组,再次对武安市两座铁矿进行深入调研采访。
“任何‘反调查’对记者而言都是一种考验。”李新民认为,但只要采访过程扎实、全面,就经得住这种考验。
确如马骏所说,这篇针对五矿集团下属铁矿的报道,未见五矿集团对此事的意见。但报社支持记者的报道,“我们报道的铁矿,相当于五矿子公司的子公司,记者已在当地采访了他们。”
分歧在于,李新民认为自己完成了记者采访的必要步骤,五矿则认为《经济参考报》并未经集团同意,也未向其核实,报道基础仅为“几个上访的村民”。
要真实,更要平衡?
五矿集团新闻部原本不愿对此事多作评价。
“要考虑到这件事情的敏感性。”五矿集团办公厅主任马骏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敏感性”指的是《经济参考报》与被报道的邯邢局,一个属于新华社,另一个则属于骨干央企,双方“最好不要有太多的争执”。
五矿集团新闻部一名工作人员建议记者参考10月16日的“澄清说明”,并一再重申《经济参考报》的采访从未接触过五矿。当记者提及北洺河铁矿工作人员曾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该工作人员则颇为敏感地询问记者是否与《经济参考报》有联系。
最终,马骏对本报记者解释了五矿的无奈之处。
他承认,李新民的确走访过五矿下属的小铁矿,但那只是“很基层、很基层”的铁矿,连其主管部门邯邢冶金矿山管理局都没找,遑论五矿集团。
至于北洺河铁矿负责人一开始拒绝接受采访一事,马骏则如是解释:“不接受采访的理由有很多种。”
确不知情、限于商业机密不便答复,或是实在没有精力和时间接受采访,都被认为是可能的理由。马骏及新闻部工作人员都认为,《经济参考报》无论如何还是应当与五矿集团取得联系。
“一个公司有公司内部的规定,员工怎么能随便接受采访呢?”
马骏坚信,如果李新民在采写报道时和五矿集团积极沟通,事情的发展就不会是这样。
“五矿对企业社会责任非常看重,而且并没有停留在口头上,如果(媒体)发现问题,一定会引起(企业)重视。”当记者疑惑五矿集团是否也会如其下属公司那样拒绝采访,马骏这样分析道:“事有轻重急缓,我们一定会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作出安排并回复。”
在他看来,由于没有接触过五矿集团,只是“非正式”地在基层作调查,《经济参考报》此役可说是“仅凭一方的指证与控告,就对另一方发起攻击”。
而新闻部的上述工作人员则更加理直气壮:“他们只是采访了极个别的当地老百姓,我们这里还有83名当地村民的联名信,抗议《经济参考报》报道不实呢!”
当记者提出是否可以看看这封联名信,他表示“不太方便”,并称该份文件“《经参》那儿也有,你可以上他们那儿看”。
相较之下,惯常与媒体打交道的马骏更为谨慎,对话中,他的语速始终不紧不慢。“记者在下面看到的情况到底是真是假?”他反问中国青年报记者。在他看来,没和五矿联系,就无法对“基本事实”有所了解,写出来的报道难免“严重失实”。
这与五矿集团的“澄清说明”有着一脉相承的逻辑。在这份对外发表的说明中,五矿集团最强调的部分即是该报道内容“既没有与当事企业进行核实,也没有与当地政府进行核实”。
没有人深究这其中的因果关系,平衡报道在这里似乎与真实报道悄悄画上了等号。
“我们和许多媒体都保持着非常好的关系,他们有什么报道也会事先给我们看,都是写得不错的报道。”有评论称,这或许才是马骏和五矿集团对《经济参考报》的报道严重不适应、进而批其失实的原因。
此前,在有多家国内媒体和外媒参与的一次午餐会上,马骏也表述了相似的看法。“这是新华社的报纸,他们怎么能这么做?我们是国有企业!”据与会者透露,当时他这般抱怨道。
谁是权威,谁更权威
马骏或许不知道,他口中“新华社的报纸”,并非第一次对国有企业发难。年初,中国国电集团与中国节能旗下的两家子公司在设备招标书中指定设备来源及价格一事被《经济参考报》曝光后,两家企业先后责令子公司对此进行整改。
这或许给了《经济参考报》此次强势应对五矿集团发难的底气。
在五矿集团发出“澄清说明”后,报社同新华社迅速作出反应,派3名记者再度前往武安市进行调查。采访组回来后,结论是该报道没有问题,而且这次拿到了更多情况,“照片比上一次还多”,相关后续报道“很快就会出来”。
令《经济参考报》更有底气的是五矿集团“澄清说明”中的漏洞。
被五矿集团用来证明其尖山北尾矿库合法运营的原国家环保局第14号令,实际上已从2002年2月1日起废止,代之而行的是国家环保总局第13号令。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6号令也对尾矿库的安全监督和管理有额外的规定。13号令与6号令中,多处内容直指五矿集团的“澄清说明”中所涉及的情况。据此,尖山北尾矿库运营正当性存疑。
“他们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李新民笑称。
但五矿集团并不准备退缩。马骏告诉记者,尽管五矿集团此前并不了解下属两个小矿的具体情况,但消息见报后,五矿集团自己的调研队伍第二天便开赴武安市。
如此,“澄清说明会”召开的时间与调研队伍出发的时间大致相同。李新民和他的新华社同事在武安第二次采访时,还遇到了五矿集团的调研人员。
“最后的调研结果,和‘澄清说明’基本是一致的。”马骏斩钉截铁地说,“不过,我们调查有人信吗?”面对媒体掌握话语权的现实,财大气粗的五矿集团倒也生出些愤懑。
据悉,由国资委派出的调查组已于日前返京,调查结果“应该这几天就能出来”。
“看权威的调查(结果)嘛!”面对外界纷争,马骏显得很有自信。
无论第二回合双方是否仍能堪称打成平手,媒体与企业的微妙关系图景已在此数天内绘制完毕。
“五矿认为,我们去下面采访,一定要征得上面同意,这完全是不对的。”《经济参考报》总编杜跃进说。李新民也给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好像要求我去县城采访必须先经过国务院批准一样。”
马骏则替“企业、政府、机关”打了一张同情牌。“现在舆论影响力太大了,媒体几乎无处不在。”他感叹,“职能部门从各方面来讲都没能作好准备,他们大多要忙于主业,不知道如何应对媒体。”
第二轮采访,五矿集团与邯邢局事先沟通,其下属两家铁矿皆接待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程序算是按照五矿的要求走了一遍,“没什么问题”。
即便如此,经验老到的马骏还是不无担心,“一旦接受采访,话说得多了,完全不知道最后会被写成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