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9年11月5日 星期
阅读疗法

此心安处是吾乡

■孙嘉卿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11-05    [打印] [关闭]
    每个人的记忆中总会有一些无法忘怀的片段,即便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也常常在不经意间想起。

    在北京居住这么多年,这样一个场景常常在我脑中浮现—大学报到的前夜,我躺在进京火车的卧铺上,彻夜未眠,脑海中交错着对家乡的记忆以及对大学生活的憧憬。这一夜,车厢里乘客熟睡时深深的喘息声,偶然路过小站台时路灯昏黄的颜色都留在了我的记忆里,至今仍然生动。从家乡到北京,一次无足轻重的小小旅程,却象征着一次居住地的改变,一段新的人生历程。

    许多人都曾有过“迁徙”的经历——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仿佛空气中都有种陌生的味道。《寄居者》里的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二战时期的上海,容纳了太多的“寄居客”,玫、彼得还有杰克布都身居其中。玫虽然是一个中国女人,但从小在美国唐人街长大,成长中的所见所闻让她懂得“寄居者”的生存处境,因而无法对任何一个地方产生认同感。

    对一个地方产生认同感,比爱上一个人还要难得多。就像当年我独自一个人开始在北京的生活,在公交车上、商店里听到熟悉且陌生的北京口音时,总是希望能避免一切交流,因为仿佛一张口就会暴露自己在这个城市的寄居者身份。这是一种寄居者身上常有的疏离感。

    21岁的玫,身处上海这个熟悉且陌生的城市,一样缺乏认同感。当一个人不认同自己生活的地方时,总难免有漂浮不定的感觉,于是“她像所有一无用处的年轻女人一样,把自己当花养,漫无目的地绽放。”这样的心态是年轻寄居者们的普遍心态,这样的心态里怎么可能不发生浪漫的故事呢?顺理成章地她遇上了单纯、忧郁的犹太难民彼得。她对他一见倾心,“从此生命只为他燃烧”。

    这样的故事“必然”发生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试想当两个飘零无依的人相遇时,瞬间迸发出怎样的火花,这火花太耀眼,容易让人产生幻觉,就像玫对彼得虚幻的爱情。

    当我们回想人生中最无法释怀的感情经历时,也常常会一时慨叹,那些看上去丧失理智、疯狂至极但充满激情的事,总是会发生在一个特定的年龄,一个特殊的地点,这是特殊时间和地点所造就的结果。身处异乡的少男少女最容易做傻事,可是到了年迈时,回想起那些傻事又会觉得甜蜜温馨,年轻时疯狂过,年轻也就值得了。

    玫最终没有跟彼得在一起。为了彼得她曾疯狂到把杰克布骗到中国,偷走他的护照,不顾一切只为彼得的安危,可就在她把一切荒唐、冒险的事都做尽时,她发现她其实爱的是被她欺骗了的杰克布。于是她跑下去美国的船,她想“把真实的我留在岸上,那可不行,尽管那个我经常遭到自我厌恶,厌恶得简直想扼杀她。但岸上有我爱吃的小馆子,我爱闲逛的寄卖店和小铺,有爱说我闲话的邻居,还有我的真诚,热情,恶习和坏名声。最重要的是,岸上有一个灰暗地带,那儿藏着杰克布·艾德勒。”

    当然,和她共度余生的人也不是杰克布,但这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在跑下船的那一刹那,她懂得了什么是她真正想要的,也就在那一刹那,作为寄居者的她开始认同上海这个地方。

    当一个人认同某个地方时,他的心便稳定了。虽然我们都曾有过寄居的经历,可是最终我们会在一个地方长久住下,不再漂泊,原因可能是因为曾经陌生的地方开始有了对我们而言重要的人,我们渐渐发现,不知不觉中自己的生活在这里扎了根。

    来北京的第三年,我决定把这里作为居住地。因为在这短暂的三年里,这里有太多我无法割舍的记忆,无法离开的人,于是这个城市对我产生了意义。这些记忆、这些人,恰好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出现,所以弥足珍贵。

    寄居就是这样一种心态,起初觉得排斥、疏离以致缺乏认同感,但就是这种排斥与疏离,造就了那些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浪漫、惊险的故事,最终,一个人也就是在这种与自己的疏离当中认清了自己,在认同一个地方的同时,也欣然接纳了自己。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