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9年11月5日 星期

71 .4 %城市公众认同希望工程激活国人公益意识

本报记者 黄冲 实习生 喻懿洁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11-05    [打印] [关闭]

制图:杨大昕

    自1989年启动以来,希望工程已走过20年。这个曾在上个世纪90年代被称为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具影响的民间公益项目,如今的影响力究竟如何?公众对希望工程的认知和评价有什么变化?11月4日发布的“希望工程品牌影响力评估”系列报告给出了答案。

    希望工程城市公众知名度达到92.2%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抽样与PPS结合的抽样方法,对全国20个城市总计2048名18~64岁市民,实施了问卷调查,结论可推及全国4.5亿18~64岁城市公众总体。结果显示,92.2%的城市公众知道希望工程,其中在直辖市和省会(首府)城市的公众知晓度达到94.1%。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曾于1997年对29个省会(首府、直辖市)城市的公众进行调查,发现公众知道希望工程的占93.9%。与12年前相比,希望工程继续保持稳定的高知晓度。

    “希望工程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它提供了公众体验公益、参与公益的平台,让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家庭的两三代人难忘。”多年来致力于希望工程管理研究的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符钢战说,过去遇到什么事情,大家都习惯于政府出手救济。当时中国还没学会公众参与公益慈善。希望工程的出现,可以说改变了这个局面,它以民间方式大规模动员社会资源去帮助遥远小山村的失学孩子,让很多人记忆特别深。

    调查中,对于希望工程的主要职能,只有6.3%的公众表示“不知道”。认为希望工程主要是“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小学生”、“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和“建设希望小学改善贫困地区教学条件”的人分别占68.0%、42.3%和25.5%。

    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希望工程的应急公益表现更给公众以深刻印象,对此公众知晓率达到72.8%。北京某化纤企业职工丁先生,从今年8月开始,每月拿出100元钱捐给地震受灾群众。他说:“主要是感觉希望工程那么多年了,可信度比较高。”

    68.0%捐赠个人满意希望工程的管理运作

    “你找赵例?”接电话的人愣了一下,“他早就不在了啊。”

    几经沟通,记者才了解到,这位希望工程长期捐赠人“赵例”,其实是捐赠人的外公。捐赠人本人也已年近70。他自1996年起就不间断地给希望工程捐款,一开始是每年400元,2004年以后变成了几千元,但捐赠方式一直没变:每年8月,他都会亲自把钱送到位于北京后圆恩寺胡同的中国青基会办公室。

    “银行汇款手续费挺多的,1%呢。我也跟希望工程说过,能不能让银行少收点,但现在还不成。我就自己带上钱送过去,年年如此,接待我的年轻人都换了好几茬了。前几年还是走着去,这几年走不动了,就坐公交车去。”他说。

    此次全国城市抽样调查显示,62.6%的城市公众曾向希望工程捐款。直辖市、省会城市等大城市公众捐款率达69.9%,与1997年相比提高了10.3个百分点。公众向希望工程捐款的动机较为多元化,出于自己意愿主动捐款的占多数(73.1%)。比起1997年,捐赠个人的主动捐赠行为明显增长,增幅达到4.7个百分点。

    根据捐赠个人与希望工程的实际接触经历,近七成捐赠个人(68.0%)对希望工程的管理运作表示满意。与12年前相比,满意度提高了8.9个百分点。57.4%的捐赠个人向希望工程的捐款占到自己全部公益捐款的大部分或全部。

    一位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是希望工程使我找到自信

    在公众心目中,希望工程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调查显示,肯定希望工程影响力“大”的公众达到69.3%,其中15.4%的城市居民认为“影响力最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参与过希望工程捐赠的人,参与“帮助福利院的老人或孩子”、“支教、支农”、“义务献血或义务植树”等公益活动的比例,显著高于未参与希望工程的群体。

    北京林业大学学生张明昱(化名),大学四年在“希望工程肯德基曙光基金”每年5000元奖学金的资助下,顺利完成了学业,刚被保送研究生。

    “除资金支持外,他们还邀请我参与志愿活动,给我提供了反馈社会、自力更生的舞台。我也在主动寻求为社会服务的机会。”北京奥运会期间,张明昱成为奥林匹克中央公园的赛会志愿者,残奥会期间又成为鸟巢观众服务志愿者。这段经历让他至今激动不已。“我家在农村,从小就很自卑和胆怯。大学四年我像是变了一个人,不仅因为这笔资助让我完成了学业,更重要的,它让我在社会服务中得到认可,找到了自信。希望工程改变了我一生。”

    调查中,76.7%的公众认同希望工程唤起了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71.4%公众认同希望工程激活了国人的公益意识;68.9%公众认为是中国公益事业的先行者;66.3%公众认为希望工程搭建了公民互助的公益平台。

    中国正走向“理性公益”时代

    如今,国人的公益意识及公益需求已很普遍,95.1%的公众认可中国需要公益事业。参与公益活动已成大部分城市公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仅5.9%的人表示从没参加过任何志愿或公益活动。在参与过公益活动的城市公众中,45.8%的人是自发、自愿的。

    “中国正走向‘理性公益’时代。不像过去,眼泪和捐钱成正比。现在还有什么事会让人轻易掉眼泪呢?”符钢战教授表示,捐赠人,无论普通人还是法人,也越来越重视服务的过程、合作的选择,因此公益机构的管理能力会更重要。中国青基会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

    他说,通过输送人才、参与政策制定、倡导行业标准自律,中国青基会一直在推动中国公益文化的形成。“我认为中国青基会是中国公益事业的黄埔军校。过去总说希望工程无法复制,事实证明,希望工程的管理知识完全可供民间公益组织借鉴和仿效。”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