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9年11月27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科学·法治社会

六旬老人的见义勇为不再“狼狈”

本报记者 王帝 实习生 缪媛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11-27    [打印] [关闭]
    11月26日,在《中国青年报》刊登《我的见义勇为为何如此狼狈》之后仅过了一天,见义勇为的主角陆保家就收到了连云港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为他颁发的奖励证书。

    11月8日,年近六旬的陆保家在连云港市东海县至新浦区的快客上见到有人割包行窃后正要离开,便起身制止,但遭对方攻击。据陆保家说,因为周围人的冷漠以及警方无法及时赶到,结果不仅让恶人逃跑,自己还因受伤倒贴了医药费。

    26日下午,陆保家通过电话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连云港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王沛丰主任和督察支队的徐兆全科长找到了他,并代连云港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为他颁发了奖励证书,证书上写道:“陆保家同志2009年11月8日制止违法犯罪,根据《江苏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之规定,兹奖励人民币叁仟元。”

    王沛丰告诉记者,他们专程从连云港赶到上海,找陆保家核实情况并对他进行表扬。“我对他坦诚地说,可能我们警方在接警或出警的时候,工作上存在一定不足,请他谅解,我们之后也会对这方面进行整改。”

    王沛丰解释说,当时他们派出了5次警力,分别在3个辖区出警,但是由于车在移动,老人无法说出确切的地点,所以他们一直找不到人。

    同时,连云港警方也认同了陆保家的观点,即如果警察不能及时赶到违法犯罪现场,不能给老百姓壮胆,那么没有保障的群众也不敢见义勇为。

    据王沛丰透露,连云港警方已经就此事立案,并由连云港市公安局副局长挂帅专门进行侦破,一定会给陆保家一个说法。

    对此,陆保家表示,他对连云港警方处理是满意的。“我的很多建议,他们都表示愿意接受。”他说。

    “那么下次再有相同的事情发生在您身边,您还会见义勇为吗?”记者问。

    “我照样会挺身而出。”陆保家回答。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