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9年11月30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共青视点
设网络部 建网友评论员队伍 团干“潜伏”论坛开“共青视窗”

周口引导服务青少年有了网络新空间

本报记者 潘志贤 实习生 代聪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11-30    [打印] [关闭]
    团周口市委书记朱良才

    “我们之所以不使用真实身份和网友交流,是因为这样更能让网友感觉到我们相互的平等,避免网友们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工作也‘不显山不露水’的顺利完成,还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六个为什么》在周口热销的内幕

    近段时间,周口市新华书店有一本书卖得非常火,并且一度断货。这本名为《六个为什么》的热销书主要阐述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等重大政治问题。而据新华书店售货员反映,像这样的政治性书籍,以前不是很畅销。为什么一度受冷的政治性书籍一下子被大家追捧得火热?这还得从网上的一篇帖子说起。

    7月10日,周口“龙都社区”上出现了一篇网友“群言堂”的帖子,他在帖子中给广大网友推荐一本叫做《六个为什么》的政治性图书。此帖一出,立即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帖子的点击率也很快超过了3000人次。一个名叫“怀念星期天”的网友表示:“应该看,我们青年一代很应该学习这类书籍,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但同时也有些网友发出了一些不当的言论,而帖子的作者及时地用自己话的把书中阐述的问题反复告诉给网友,经过激烈争论,很多网友回帖,“一定要看看这本书”。

    而众多网友包括很多团市委的工作人员不知道的是,帖子的作者“群言堂”其实正是团周口市委书记朱良才。

    “我们之所以不使用真实身份和网友交流,是因为这样更能让网友感觉到我们相互的平等,避免网友们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工作也‘不显山不露水’的顺利完成,还能得到很好的效果。”朱良才说。

    2008年12月11日,在该市的青年工作会议上,中共周口市委书记毛超峰明确提出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要在网络信息社会,学会运用网络手段加强青年思想教育,引领“网络一代”,引导网民为周口发展、社会进步贡献积极力量。

    针对市委提出的利用网络引导青少年思潮、开展共青团工作这一新要求,今年1月,团周口市委专门成立了网络部,通过网络来把握青少年思想动向,同时,运用网络手段,组织、引导、服务广大青年。

    据团周口市委网络部部长毛磊介绍,按照网络部要求,团市委机关干部全部在周口青年网友聚集的网络场所“龙都社区”注册网名,在网络上履行团干部的职责。

    “我们平时都是以一名普通网友的身份参与网上讨论,针对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和不当言论,我们都要积极进行规劝,”毛磊说,“除此之外,我们还十分注重对青年舆论的引导工作,及时针对时事热点发表正确的言论。”

    团周口市委副书记陆志杰介绍说,为了使工作做到深入,团市委还在全市范围内选拔了50余名政治素质高、沟通能力强的青少年网友组成网络评论员队伍,通过飞信群、QQ群,以普通网友的身份与广大青少年网友进行交流,主动打造网友关心的热点话题,进行正面引导、解疑释惑、引导青年网友向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据了解,为了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把共青团工作做到实处,团周口市委还利用视频软件给外出务工青年上远程教育课,团市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和有关部室负责人利用“空中课堂”,轮流为外出务工团员青年上团课。同时,团市委还开展了政治学习“网上直播”活动,并且安排10个县市区团委书记分月排班轮流主讲,活动的开展不仅节省了奔波赴会的时间和经费,同时还增强了团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网络大平台好做服务大文章

    11月25日本是个普通的日子,但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姚集乡王庄村的小志恒,却因为这天的到来激动得吃不下早饭。原来,小志恒要在这天和远在内蒙古打工的爸爸妈妈在互联网上“团圆”。而此前,小志恒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和父母见过面了。

    小志恒愿望的实现,得益于团周口市委利用网络平台创办的“共青视窗亲情传递”工程,这是团周口市委运用网络延伸手臂开展的众多工作之一。

    河南周口是一个超千万的人口大市,同时,也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市。据最新统计的数字:目前,全市外出务工人数达到260万,留守儿童达到60.8万,约占农村儿童总数的38.9%,其中父母都外出的有37万,约占农村儿童总数的24.2%。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因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的孩子已经三四年没见过父母了,而有些孩子甚至只能靠看几年前照的全家福才能回忆起父母的容貌。”团周口市委书记朱良才告诉记者。

    针对这种情况,团周口市委决定利用网络实施推进“共青视窗”工程。团周口市委联合组织、教育部门,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加装视频通话设备,同时各学校班主任和辅导员还统一申请了一批QQ号,分别告诉在外务工的家长,并主动和留守儿童父母务工单位团组织取得联系,让留守青少年在班主任和辅导员的指导下,通过网络视频和父母面对面交流。

    “孩子们都有和父母见面的强烈愿望,这也是我们开设‘共青视窗’的主要动力,另外,这也有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朱良才说。

    周口中英文学校的小文静上小学一年级,而刚刚8岁的她,从出生起,父母就在上海打工。8年来,小文静也仅仅和父母见过一两次,并且,每次相见的时间也非常短暂。

    中秋节那天,小文静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利用QQ视频功能,在电脑屏幕上见到了阔别已久的爸爸妈妈。见面过程中,视频两端的一家人因为止不住的哽咽,有一分钟都没说出话,只是吧嗒吧嗒掉眼泪。小文静的妈妈一边哭一边念叨“小妞又长高了,又变漂亮了”,而小文静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小文静所在的学校是团周口市委开设的“共青视窗亲情传递”工程试点之一,而像这样的试点在周口全市有300多个。

    据团周口市委宣传部部长王春华介绍,为了深入开展“共青视窗”工程,团周口市委专门下发了《关于深化“共青视窗亲情传递”工程,推进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团市委在每个县(市、区)建立5个试点、每个县级团委建立10个、每个乡级团委联系2个留守儿童学校进行试点建设。

    “我们还要求每个试点学校要制定‘共青视窗’开通时间表,每班每周至少安排一次留守儿童和父母见面。”王春华告诉记者,“现在,只要孩子们有和父母在网上见面的意愿,在父母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孩子们就可以在课余时间和父母通过语音、视频共享亲情。”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