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9年12月8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新闻

探索越来越新 发展又好又快

——各地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扎实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
人民日报记者 刘晓鹏 新华社记者 杨维汉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12-08    [打印] [关闭]
    “新组织不断建立、新措施不断推出、新探索不断涌现”,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各地围绕企业科学发展上水平和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新进展两个重点,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扎实开展活动,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加强党委领导和系统指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自主创新的重要源泉”,当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领域,也是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领域。

    全国有私营企业692万多户,个体工商户3063万多户,他们分布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规模大小不同,情况千差万别。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覆盖面不广,普遍存在着“开展活动难、发挥作用难”等问题,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个崭新课题,也是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难点所在。

    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中央强调了地方党委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学习实践活动的领导责任。同时,中央决定成立由中央统战部牵头,国家工商总局和全国工商联等参加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小组,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实际,切实指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努力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促进企业科学发展上水平,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取得新进展。

    攻坚克难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

    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规模小、变化大的特点,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灵活设置党组织,还按区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充分发挥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等的作用,集中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宁夏回族自治区积极探索在政府职能部门中建立党工委、在协会中建立党组织、在园区市场中建立党支部等多种途径加强党组织建设;重庆市采取“全面调查摸底子、落实责任压担子、创新方式寻路子、强化服务搭台子、多措并举选苗子”的方式,积极破解党组织组建难题,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新建基层党组织2129个。

    湖南省派出4000多名党建指导员,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建立党组织320多个;辽宁省沈阳市整合现有资源,采取“政府扶持、党费补贴、企业资助”等办法筹集资金,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

    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流动党员人数较多,还有一些是没有亮明党员身份的“口袋党员”,各地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保证他们参与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

    江西省广泛开展党组织多措并举找党员、发动党员主动找党组织的“双找”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已有4.092万名“口袋”党员和“隐性”党员主动亮明身份,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福建省泉州市先后3次进行大规模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普查,通过开展“组织关系接转月”活动、设立流动党员登记中心、鼓励企业推行党员激励措施。

    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增强党组织影响力凝聚力

    几个月来,各地将企业科学发展上水平和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新进展两个重点相结合,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针对企业发展实际发挥积极作用。

    江苏省总结推广红豆集团等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经验,引导全省非公有制企业把学习理论与技能培训、培育企业文化结合起来;西藏自治区工商联16家会员企业围绕自身特点,细化活动方案,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

    广州立白企业集团党委要求党员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技术攻关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开展“一位党员、一面旗帜”等活动;广西华劲集团北海糖业分公司党委开展“节能减排、降耗增效、技术改造、创新管理、安全生产”主题活动,与企业经营很好地融合起来。

    听取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的意见,取得他们的支持,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学习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的必要前提。

    各地采取多种措施,让他们了解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和基本要求,认识到学习实践活动目的与企业健康发展目标一致,积极支持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和企业党建工作开展。云南省采取“送一份通知、一套学习资料、一个笔记本、一篇简报”的“四送”方式,让出资人及时了解和掌握学习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帮助企业党组织解决学习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上海市着力完善党组织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业主定期沟通机制,并引导党组织发挥作用、赢得认同。

    随着学习实践活动的扎实开展,随着各地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新模式、创造新经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将实现新的突破,而这必将不断转化为推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强大动力。

    据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