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9年12月11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青年话题

杨彦明:一种可耻的人格

杨于泽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12-11    [打印] [关闭]
    12月8日上午,杨彦明,一位利用职务之便大肆贪污挪用公款的证券业精英,在北京被执行死刑,走完了他51岁的人生。部分媒体最近作了报道,大家都遗憾说,“被带走的还有6500余万元赃款的去向之谜”。而我觉得,一个中国式人生寓言已经诞生,它的意义已经向我们敞开。

    它的浅层寓意是,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度的,我们不可能揭示所有真相。对正义而言,这似乎是一个不小的威胁。正义需要真相,真相值得我们去追求,但这种努力受到很多主客观条件限制。想想美国,数任总统遭遇谋杀,其中有多少真相未明?杨彦明不说,我们就不知道6500余万元赃款的去向。也许将来会知道,但现在不会知道。

    对于真相未明,很多人心有不甘。数年来有关杨彦明案的评论,也是呼吁揭示真相,要把收钱的幕后黑手揪出来。在上诉程序中,杨彦明的律师要求免他一死,理由就是留着他揭示真相。为了真相,司法部门已经忙活多年,如果非要弄清真相,不知要等到何时。而有待揭示的贪污受贿真相,如恒河沙数。不得已放弃是一个明智选择,得放弃时且放弃。

    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么“被”死了,不知道是注射死刑,还是枪决。这是一个悲剧,无论对于他自己,对于其家人,还是对于人类而言。单诉讼程序就有四五年之久,在这期间,他本来可以选择交待赃款去向,换取一个免死的希望。但杨彦明死扛到底,放弃了生的最后希望。

    有律师分析,杨彦明拒不交代可能同时基于两个想法,一是把资产留给家人挥霍享用,二是保住和其分享的人的身份地位。他可能是这样想的:无论是否交代,都会被判死刑,要么余生也是在监狱中度过,活着对他不再具有意义。但多少巨贪,绞尽脑汁捞钱,可一旦被揪出来,还是选择“积极交待”,虽然没有免死的保票。只要有希望在,就不放弃百倍努力。抓住任何一根救命稻草,这是人的本能。

    杨彦明不抓救命稻草,完全放弃了努力。中国有句俗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实际生活中,为财而送命的人是有的,但这种死在人的掌控之外,是不容人选择的。如果可以选择,人们还是要选择活着,而放弃钱财,虽然心有不甘。中石化前老总陈同海近两亿元已揽入囊中,但走到鬼门关前,他还是乖乖地把钱退了。杨彦明实践“人为财死”的俗语,其实是很另类的。

    舍身取财,历史上并不多见,放眼当今世界,更是不合时宜。今天的人类,应当说,对财富还是很崇拜的,用健康换金钱的大有人在。但看看美国的富豪,很多人千方百计把钱赚到手,最后还是把钱捐出去了。香港的亿万富翁,亦复如是。赚钱时他们唯利是图,但他们要的是成就感,而非永久占有财富、传之子孙后代。取财不过是一种“自我实现”,用命换钱,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杨彦明要钱不要命,这是一种怪现象,应该只在发展中国家才有,至少以发展中社会为甚。经济处于发展中状态,人们的人格也处在“发展中”,愿意取钱而舍命。牺牲我一个,幸福一家人。杨彦明的子孙、前妻或者情人、与之有关的贪官,拿着杨彦明用命换来的钱,可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但他们于良心何以堪?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其子孙、前妻或者情人的未来,完全可以由他们自己去创造。

    中国致力于经济发展,我们的人格,也应该同步发展。美国亿万富翁卡内基曾经说过,“人在巨富中死去是可耻的”。要钱不要命,不是更可耻吗?杨彦明的死真的很冤,毫无意义,毫无人性可言。应当把他,也把因他的死而受益的所有人,都钉上人性的耻辱柱!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