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见证 共同期待
2010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中国青年报的职业教育版在教育界内外的关注和帮助下,也长了一岁。
2009年,许多有关职业教育的建设性声音依然在耳边萦绕,这些建设性的意见,给予前行中的中国职教人以感召和力量。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阐释了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和当前经济转型的重要性,把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高技能人才的储备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给我们的办学带来了强大的信心。
2009年,我们用心见证,用情聆听,与职业教育人一起心跳一起呼吸。我们难忘为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建言献策时,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们真诚而富有见地的建议;难忘2009年全国职业教育发展论坛上,各方人士热烈而执著地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广开言路;难忘中国高职院校掌门人集体“海外锤炼”带来的全新体验和感受;难忘“高职示范校建设三周年会议”上所倡导的开放和合作,“职业教育的新闻眼”论坛所引发的震动……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自主创新、产品升级换代和提升科技含量已经不仅仅是口号,而且变成了企业自身发展的原动力。这一系列过程所引发的悸动、阵痛和不适应,一样让职教人沉思。如何调整专业结构设置、如何进行卓有成效的校企合作,归根结底是如何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依然是踟蹰前行中的中国职教人需要不断探索和迎面破解的难题。
2009年,难忘国家各级领导为职业教育马不停蹄奔走的脚步。11月,温家宝总理在山东临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考察时,一番话语饱含深情:“职业教育大有前途,因为它面向就业,面向青年,面向整个社会。”同月,在“2009中国国家级开发区职业教育年会”开幕式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旗帜鲜明地指出,职业教育改革迫在眉睫,职业教育应改革创新,要增强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2009年岁末,对于职业教育的利好消息再次传来。国务院新出台政策规定,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除学费。
职业教育的发展牵动着整个国家的视线,这不仅是青年学子的期待,也是国家未来的期待。也正因为此,我们更不该忘记那些为增强职教吸引力而不断求索的人。2009年,很多高分中考考生放弃就读普通高中而选择就读特色中职,这样的信息让我们欣喜;江西宜丰县为农民工开展送上门的免费学历教育引爆的火热场面也让我们激动。这一点一滴的星星之火,被我们敏锐地发觉。的确,基层的职业教育工作者以及各级政府正在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壮大注入新鲜的思维,正在散发着无尽的创造性,他们岩浆般喷薄而出的热情与中国跳动的未来合拍,更与普通百姓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合拍。
在我们迎候2010年初升的第一缕阳光时,让我们一起为职业教育快马加鞭似的发展鼓劲加油,让我们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并富有开拓性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让我们一起用心见证,共同期待!
职业教育编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