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要敢于丢掉“证书”
作为大一的学生,吴佳黎现在每周要上四节英文课,其中两节大课,主要是学习英语语法等基础知识;一节是商务英语的小班课,这堂课上,她常常要和同学组成团队上台用英语模拟再现课文里的故事情节;另一节小课的老师是外教,主要是练习口语和对话,同时了解“老外”的习惯和文化。
一学期下来,吴佳黎觉得自己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来越高,英语水平上的提高也很明显,至少可以张开嘴,用英语和老师进行简单的对话了。
吴佳黎接受的职业英语教育,是深职院正在全校铺开的英语公共课程试点改革的成果,2008年以来,学校尝试以职业教育理念引导公共外语教学。一年多的试点结果表明,学校的公共外语教学在逐渐摆脱传统应试教育束缚的同时,正在实现向应用型教育转身和回归。
应试型的英语教学不改不行
此前,深职院在公共英语教学上一直沿用普通高校的教学思路和模式,学生能否毕业也与“外语考级”紧密挂钩。
谈起当时英语课上的情景,吴佳黎的英语老师、深职院应用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马俊波仍不住摇头:“那个时候,老师是在课堂上按部就班的讲,学生在下面索然无味的听,老师教的没什么成就感,学生学的也没多大兴趣。”
迫于“过级”的压力,深职院的班主任和辅导员甚至一大早就带着学生去操场上背单词,虽然学校投入很大的人力精力,辛辛苦苦换来的结果却是,学生的应试能力有所提高,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张不开口,说不了话。
学校英语教育的现状也让深职院院长刘洪一非常焦急。曾经在深圳大学工作多年的刘洪一对中国大学英语教育的弊端早就深有体会,就任深职院院长后,他发现,本应是培养应用技能人才的职业学院,在公共英语教学上却比普通高等院校更加具有“应试教育”的色彩。在一次座谈会上,学生向他抱怨说,虽然现在英语学习压力很大,但学了两年之后,感觉英语水平却在退步,特别是在听、说等实际应用能力上甚至还不如高中阶段。
“现在的公共英语教育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单纯以考试成绩为导向,导致学生学不能用、学不致用。”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后,刘洪一认为,在深职院,应试型的英语教学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了。
从应试到应用:打破枷锁的改革
2007年8月,在深职院的全校年度工作会议上,刘洪一正式提出要在全校推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目标是要把学生从过去应试型的分级考试中解放出来,把纯粹看考试分数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造成为符合职业教育理念的应用型职业英语教育,要把英语教学、专业教学和职业素质培养结合起来。
“学校提出的改革目标给我们教学团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因为这在全国的职业教育领域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深职院应用外语学院院长徐小贞教授回忆道,教学理念的改变带来的包括“课程设置、教材编制、教学方法”的全方位改变,将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一些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因此存在着抵触情绪。
但校领导层面改革的意愿非常坚决,也给外语学院为主导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极大的支持。为了更好地把握改革的方向,学校还专门拨出经费,安排参加教改的老师赴英国进行考察。在英国,考察团员惊喜地发现,这里也正在进行类似的探索,并已经有相关的教材出版,这让他们如获至宝。
从英国回来之后,徐小贞和外语学院的老师们开始紧张的准备,结合英国的教材和中国职业英语教学的实际,他们首先在几个层面画定了改革的路线图—确定了“打好语言基础、提高应用能力、结合工作岗位反映职业发展”的教学目标;确立了从基础英语、职场英语、行业英语再到专业英语这样一个渐进的课程体系,确定了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课外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确定了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教学评估体系。
丢掉了证书,收获了成绩
2008年3月,新的学期开始后,深职院“医护、经管、会计等几个学院的学生发现,与上一个学期相比,他们的英语课堂有了全然不同的面貌——少了老师照本宣科的灌输,多了让他们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如果你去公司面试,企业招聘负责人用英语和你交流,你该怎样应对?在商务英语的课堂上,学生要自编自导,分别扮演招聘者和求职者的角色,来模拟大学毕业生求职时常常遇到的这个场景。
而在设计学院的英语课上,学生要从设计接洽、实力展示、客户接待、客户需求、报价及签署合同等整个商务流程中学习掌握英语交际的能力。
“这样上英语课,我们学起来有兴趣,而且学了以后也真正有用。”一名学生在英语老师的教学博客上跟帖写道。
马俊波告诉记者:“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试点全面铺开,我们现在比较有信心的是,走进任何一间教室,至少有80%的学生可以和你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
“改革也给我们学院的老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徐小贞教授认为,随着职业英语教学的开展,现在的老师只懂外语是不行的,必须要深入到授课的专业里面去,了解所在领域的行业、专业知识,这在客观上给老师提供了一个从过去的教书匠向教师、教学名师转变的动力和机会,而学生在英语能力上的进步也给这些老师带来更大的职业成就感。
作为职业院校公共外语教学改革的先行者,深职院收获的另一个成果是,作为发起人和主编,该院已编辑出版了30多种职业英语的教材,用户以10万计,深职院也由此成为全国高职院校同行前来交流、取经的“宝地”。
同时,让刘洪一最高兴的是,校方原来准备以牺牲等级考试的及格率作为职业英语改革的代价,但在实行职业英语教学后,学生参加等级考试的及格率反而比以前提高了十几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