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永远的红色情怀
当人们再次回眸那段不平凡的历史,当人们再次阅读那些不平凡的人生,爱国热情得到了再一次激发,民族精神获得了又一次振奋。
在一个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浓厚的氛围里,在一位位道德模范、“双百”人物精神的感召下,在一首首爱国歌曲动人的旋律中,中国人民精神气脉中最本真的家国情怀凝聚为自强不息,团结奋斗,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爱国主义精神。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传承“红色记忆”
2009年9月1日,秋季开学的日子。上海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上海市卢湾区复兴中路第二小学全体师生将在这里举行开学典礼。
激昂的乐曲奏响。身着戎装的武警上海总队一支队十中队国旗班战士手擎五星红旗,在两名少先队员的护卫下,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旗杆。“立正!”“敬礼!”伴随着升旗手果断的口令,鲜艳的国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同学们高唱国歌,向国旗敬礼。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每年都要接待包括学生在内的大量参观者。放眼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已经蔚然成风。自1997年以来,中宣部先后4次公布了356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从反映重要历史事件的遗址遗迹、纪念馆、烈士陵园,到革命领袖、爱国人士的故居、旧址,从反映重要历史文化内容的博物馆、纪念馆,到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成就的展览馆……10多年来,这些示范基地已成为党员干部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广大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
坐落在云南省丽江市石鼓镇的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是2009年5月公布的第4批示范基地之一。纪念馆的展览记录了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后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6年长征到这里后成功抢渡金沙江,摆脱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实现重大战略转移的历史事件。
馆长杨志坚介绍说,纪念馆建成以来,有许多共和国将军、红军老战士及其后辈前来游历瞻仰;每年冬季新兵入伍、“五四”青年节等时段,有关单位都组织新兵和团员到纪念馆举行纪念活动;每逢“五一”“七一”“十一”等重要纪念日和节假日,丽江、大理和楚雄等地机关单位也都组织人员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截至2009年5月,入选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已基本上覆盖了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解放战争胜利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革命纪念地。
为了更好发挥示范基地的作用,2009年9月,“我的祖国”269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网上数字展馆正式开馆。一些干部群众高兴地说,现在坐在家中电脑旁点一点鼠标,就能“参观游览”天安门、韶山、井冈山、延安和祖国各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了。
挺起共和国坚强的脊梁——全国道德模范和“双百”人物评选播撒“红色种子”
49年前,黑龙江桦南县的赵永录做了一条小船,在倭肯河桦南段开始了长达49年的义务摆渡,从此这一河段再也没有发生过溺水死亡。49年后,作为全国道德模范,72岁的赵永录站在国庆庆祝大会观礼台上,分享庆典的欢乐时刻。
2009年,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实施8周年之际,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拉开帷幕。4月至9月间,经过群众推荐、审核公示和群众投票、评委评选等程序,从全国近3万名候选人中评出55位全国道德模范,262人获得提名奖。
他们中,有40年济贫帮困的山西矿工妈妈欧学联;义务救援30年,在大海中抢回130个生命的浙江渔民郭文标;36年捐款不断,受益者遍布全国的新疆街道干部刘乾坤;
他们中,有再也不能登上领奖台的英雄:孟祥斌、罗成财、周波、杨继斌、邱光华、谭东、于春雨、于葆林、徐立科、李朗红、黎菊兰、崔学选、周鑫、熊宁、戴俊、郭孝义、王志睿、冯建国、阿木冬·吐鲁甫;
他们中,有照料重病父母40多年,把8个弟妹抚养成人的青海牧民罗桑扎西;为公公捐献肝脏的好儿媳,河北农民张建霞;15年照顾瘫痪儿媳的山西好婆婆黄代小;
他们助人为乐,不求回报;他们见义勇为,不怕牺牲;他们敬业奉献,拼搏进取;他们孝老爱亲,默默无闻;他们诚实守信,一诺千金……他们都以平凡无私的举动,创造了不平凡的感人事迹,传递着人间温暖,传递着善行的力量。
正如一首歌唱道:“我要像你一样生活,你不是神州大地最美丽的花朵,一生一世的善良化作人间春色……”道德的升华永远没有终点,道德的力量可以点石成金。
回首百年间,重温六十载,在创立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历程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壮丽的篇章,涌现出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
2009年5月,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活动在中华大地上展开。
各地向社会公开电子邮箱、通讯地址、热线电话;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短信、网上留言、网络博客等现代传播方式和手段为群众搭建起参与的平台。
6月底,300名“双百”正式候选人名单最终确定,并于7月20日向社会公布。全国448家地方报纸、都市类报纸刊发了公众投票启示、投票规则和候选人事迹;“双百”评选投票页面正式在人民网推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信运营商开通信息渠道;座谈会、宣讲会、演讲赛、文艺演出、故事征文……各地各部门采用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帮助和引导群众开展投票。
在重庆,在黑龙江,在天津,在江西……各地群众的热情参与让“双百”充满生机和活力。从提名到投票,全国参与评选活动的人次超过1个亿。
一个英模就是一座爱国主义的丰碑,一个榜样就是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参加评选的干部群众有着共同的心声——
“‘双百’评选活动,让我们又一次重温了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的今天,这些英雄模范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执着追求、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纪念和学习。”
歌唱亲爱的祖国——“爱国歌曲大家唱”传递“红色理想”
“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
“你恋着我,我恋着你,是山是海我拥抱着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是血是肉我凝聚着你……”
这是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更是一支支久唱不衰的经典之作。
从2009年5月起,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10部委在全国组织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通过组织公众网上推荐和专家评选,遴选出100首向全国推荐的优秀爱国歌曲。
这些歌曲涵盖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热情讴歌了祖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成就,从多个侧面表达了广大群众对党、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
歌曲一经推出,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纷纷通过举办演唱会、红歌会、歌咏大会、合唱节、文化艺术节等形式,组织各类群体参加歌咏活动,有的还结合“五一”“五四”“六一”“七一”等重大节庆日举办了大型演唱会。
从雪域高原到天山南北,从草原边疆到壮乡瑶寨,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企事业单位到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稚气天真的孩童,人们纷纷参与到“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中来。
在山东、陕西,“我爱我的祖国”群众性歌曲演唱比赛、“祖国在我心中”群众歌咏大会唱响一方;上海举办了“爱我中华、喜迎世博”社区合唱大赛;广东的“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吸引了广大群众热情参与;新疆在100首爱国歌曲的基础上,又遴选出一些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爱国歌曲,广泛传唱……
据统计,活动开展期间,全国共有10万多支基层业余合唱团(队)开展演唱活动,组织各类大型文化活动30余万场次,参与群众达3.63亿人次。
西藏一位昔日的农奴老阿妈德庆卓嘎说,“听到这些歌,我就想起了旧西藏的苦和新西藏的甜。这些歌时刻提醒着我们这些翻身农奴,不忘记共产党的恩情,我也希望年青一代能永远记住这些道理。”
当一首首爱国歌曲在中华大地上唱响,“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以其生动的实践再一次表明,在抒发爱国情怀的舞台上,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旋律里,受到动员和鼓舞的中国人民必将团结奋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据新华社北京1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