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月4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刊

人物谱

点评:张伟 王波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1-04    [打印] [关闭]

    徐荣村:历史的起点

    这个身材微胖的上海商人未必是想名垂青史,他顶多是想多赚一笔钱而已。因此,当听说自家丝绸可以卖给英国人时,他带着12包蚕丝赴会。是否有犹豫,后人并不知晓。

    要知道,那还是一个对西方充满恐惧的年代,连皇帝和大臣都选择闭塞与逃避。但徐荣村不同,他没有天朝上国的面子,也不见得有士大夫的风骨,他只是一个高明的商人,逐利而往,并获利而返,完成商人本分,也振兴了自己的生意。

    但历史并不简单地对他评价。人们要在100多年后才意识到,他的出场,宣告着中国商人亮相世界,并开始了他们征服世界的漫漫长途。

    “希生老爷”:历史的长度

    当1851 年5月10日的报纸里那幅题为《中国官员在开幕式》的版画,被夹进历史的书页里,这个身着清朝官服的中国男子,也就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历史。

    没有人知道这个出现在首届世博会的男子是谁,但这个被西方人称为“希生老爷”的人,也成了他们眼里中国参加世博会的第一人。他比中国人所熟悉的中国参加世博会第一人徐荣村早到首届世博会现场3个月有余。

    不过据人考证,“希生老爷”并非清廷官员,而是被英国船长雇来扮演“中国特使”,最终获邀参加了开幕式,并站在了显眼的位置。

    他可能不曾料到,他那么装模作样地一站,在102年之后,就像模像样地拉长了某一段历史的长度。

    赫德:历史的厚度

    在几代人的历史书里,这个担任清王朝总税务司的英国人,不过是一个国家丧权辱国的标志。在亿万人的心里,这个屈辱的印记久久挥之不去。

    少有人知道,正是这个外国人,也曾为中国人的世界博览会之旅而殚精竭虑。1873年,正是他的努力,中国人正式在世博会上隆重登场,并在接下来的年月里,完成了一次次的“胜利演出”。只是这一切,都悄无声息地埋进了历史的尘埃里。

    1908年,这个自称“嬉戏已足、吃饱喝足”的英国人,在办公室里留下一张便条:罗伯特·赫德,走了。而102年后,世博会来了,来到这片他曾熟悉的土地。那些我们曾经熟悉的历史,似乎也多了一些厚度。因为在历史书页的背面,一些陌生的记忆开始被人翻起。

    盛宣怀:历史的逻辑

    这位工业巨子、洋务高官,一直想有一次圆满的世博会经历,却终难如愿,一次次的失意而归,就如同为他背后那个帝国的衰老写下小小注脚。

    1878年,法国巴黎世博会上,这个踌躇满志的实业家带去的59件瓷器和铜器几乎全部被退回,回国后,他被百般斥骂,内外交困之际,盛宣怀老矣。像是为了嘲弄他这份坚持,等他死后不久,1915年的世博会专门赠予他的奖牌,就送到了家门口。

    他一生奋斗,却未能以洋务兴国,甚至连象征尊严的一枚奖牌,也未能亲睹。弱国之下,匹夫受辱,盛宣怀以自己的命运,证实了这个逻辑。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