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月4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刊

话说“阿拉”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1-04    [打印] [关闭]

  Apayeyu(上海人,在上海工作)  

    公交车进站后乘客上下车,车门关了,突然有一个声音喊“等等,我还没下车”。这时上海人便呈现出“集体排外”特征,两个字“阿乡”脱口而出。其实“阿乡”指的是没见识什么都不懂的那种人,自己朋友间有时开玩笑也会说的,并不是特指外地人,请外地朋友听了也别生气。

Mr.Touched(上海人,在美国留学)

    那些上海人负面的性格,在我上一辈文化程度不高的人身上有很多体现,最明显的就是斤斤计较(我觉得这个词褒贬都有)。我相信这至少是江浙一带人的通病,不愁吃穿,有闲时就唠叨、吵架。以前上海的物质条件,给其他地方的人感觉相对好,潜意识里可能会妒忌,一些缺点就被放大了。随着中国越来越开放,其他城市都开始发展。这种差距逐渐缩小,同时由于更多“移民”的涌入,刻板印象应该会减少。

李思(上海人,在北京上大学)

    年轻一代的上海人能够怀着开放的心态与其他地方的人平等竞争。有人喜欢拿上海和北京比较,并以此证明上海的不包容。其实这里也有客观的原因。例如北京的方言大家都能听懂,上海的方言大家没法听懂,但不能因此就说上海人排外,不是吗?

公子(河南人,在杭州工作)

    上海人做事很细致。大学时候两个室友都是上海人,毕业搬家的时候,用胶条封箱子,我们一般贴上就好,但是他们会很仔细地把胶条里的气泡一点点按掉。

包晓兰(山东人,在济南工作)

    我家原来的邻居是上海人,“文革”期间随丈夫来到山东,她生活很讲究,很会做菜,每天都把烧好的菜拿给我们分享,“文革”时下到农村,她受不了那里的艰苦生活,后来评判她是资产阶级生活作风。

    上海人也有些“小气”的地方。据原来给我们打家具的无锡木匠说,他们给上海人干活,规定是不管吃饭,最后算账时,木匠吃过他们几根葱,都要把钱算出来。但上海人不随便占别人的便宜,我的一个同事在上海进修时,把病人送他的一些鳝鱼跟同屋的人一起分享。吃完后他们达成一致:后面由其他三个人分别再请客,以示公平。

Mr.Fatbow(江西人,在北京上大学)

    上海男人胆小,怕老婆,小气精明,喜欢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搪瓷茶杯,大概是因为不容易摔坏的缘故。我大叔叔以前的那个厂是从上海搬过来的,里面全是地道的上海人。那些男人们很喜欢用搪瓷杯和小毛巾。上次我坐火车去上海面试,旁边一个上海人,又是带着一个搪瓷杯,拿着一条小毛巾,还是那种很原始的白色小毛巾,上面印着“祝君早安”。

    实习生 蒋肖斌整理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