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月4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刊

海派文明再造:喧哗与感动

本报记者 白雪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1-04    [打印] [关闭]

    

    上海正在琢磨“海纳百川”的待客之道。

    改变甚至渗入新派沪菜:创于1878光绪年间的德兴老店端上来一盘凤爪,酒糟风味是上海菜的底子,配上四川的野山椒,撒一点北方人爱吃的香菜,再佐以西方人常用的柠檬调味。

    这还不够。100多天后,上海需要满足更多客人的胃口。据上海世博局预测,世博会期间上海将接待游客7000万人次,将创世博历史之最,同时也刷新上海接待游客的纪录。

    在世博日益急促的鼓点里,上海人着手再造海派习俗,只是这种再造伴随着此起彼伏的争辩声。边改造边辩论,这让世博前的上海,众声喧哗,热闹非凡。

    大上海恶补普通话

    在即将来上海的参观者中,95%将是国内游客。伴随而来的担心是,和“外国人”相比,“外地人”能感受到上海人的热情吗?

    外地人曾非常反感“阿拉上海拧”腔调。熟悉上海的易中天写道,会不会讲上海话,往往决定着在上海和上海人那里能享受到的待遇。定居上海的余秋雨曾因不会说上海话而窘迫。一个上海人要对另一个上海人的“不懂经”、“拎勿清”或“不识相”表示不可理解,也会怒斥:“侬外地人呀?”

    上海人的优越感至今还多少留存着。在风靡沪上的“海派清口”周立波那里有个经典段子,“讲我们上海不好的人,你们去查三代。你们上面三代人,有哪一个没吃过我们上海的大白兔奶糖?有哪个没想过要穿我们上海的的确凉衬衫?……上海本来就是个海纳百川的地方,但是北方人就是对我们有看法。奇怪了,你又不能一个个去通知他们。”

    每当周立波委屈地说到这一段,美琪大剧院的全场观众不仅大笑,而且热烈鼓掌。

    也许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推广普通话成了“迎世博,树新风”的第一场群众运动。而今,标语悬挂在大街小巷:“时尚大上海,魅力普通话”;“学普通话,建新上海,迎世博会。”在公车上,售票员操着南方腔调的普通话报站;在广播里,主持人满口都是普通话段子。

    事实上,近些年来,上海的人口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迎接世博会的,将是一群“新上海人”。

    上海自1978年以来四次改革户籍制度,曾经的“阿乡”,变成了上海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自2002年6月上海试行居住证制度引进人才以来,累计有27万人申办了居住证。2009年2月,曾被视为坚不可摧的上海户籍制度“破冰”,外地人满足条件可申请转办上海户口。此外,还有数量庞大得多的非常住外来务工者。

    现在,无论是在城隍庙还是南京路,两人见面第一句先说普通话,随后听音辨声,感觉对方是上海人再说上海话。不少上海家庭的孩子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一起上学,很多年轻人说不出标准的上海话。上海大学的钱乃荣教授很忧心:4岁的小孩讲不出“马桶”这个词,已经改用普通话发音代替了,“明智的选择应该是提倡双语”。

    上海正在向一个国际大都会演进。但是,锻造新文明需要淬火,这难免溅起些火花。

    最新的争执发生在几天前。上海某电台主持人用方言聊天,一名听众发短信说:“求你们不要说上海话了,我讨厌你们上海人!”主持人随即回答:“请团成一团,以一种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上海。”

    用不带一个脏字的句式,要求一位听众“滚”,其“阿拉”式的反击,再次激起网上热议。但这一次大家理性得多,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个别事件,认为上海存在地域歧视或在上海被歧视的都只是少部分人。有网友这么推理:“我讨厌___人,请不要说___话,大家用自己的家乡代入,是不是觉得很开心呢?”更有新移民发言:“来上海就要学做一个新上海人,就要从心底里爱上海”。

    尽管嘴上争论不休,但上海人已摆出了迎客姿态。最近,上海“迎世博、学双语”工作小组开展了普通话考试,不少从小说着上海话长大的阿姨参与其中,开始恶补“普通话100句”。

    整个城市都在“挑刺”

    “好面子”的上海人在认真改造自己,下决心要解决那些似为痼疾的“脏乱差”。

    这段时间上海笼罩在尘土里,挖开几百条马路,开辟数千个工地,到处施工,整个城市仿佛被翻了过来。没人担心上海的市政设施,大多数人担心的是“软件”。

    在离世博会还有600天的时候,上海市启动了一项推进城市文明的行动计划。上海市文明办主任马春雷说得明白:“西方城市文明的发展,是伴随经济发展的长周期微量变化的过程而来,现在上海急,要在短周期内让文明素质发生巨量变化。”

    但这确实是艰巨的任务。上海的交通令人头疼。几百万辆机动车媲美发达国家,1200万辆非机动车赶超发展中国家,一旦塞住,堵成一团。为此,上海统一组织各单位人员计70万人次轮流站上街头。

    在采访中,有市民对此质疑:“难道把所有人拉到街头站岗,上海市的交通问题就能解决了?”

    “当然,这些人未必能协调交通、教育行人。”马春雷解释说,让人们站上街头,是让他们接受“实践式教育训练”——至少参与执勤的几十万人中,事后绝大部分人不仅会更遵守交通法规,还会劝诫身边亲朋。

    倒计时200天时,大街上标牌仍然常见“中国式英语”,吉祥物“海宝”仍被一些导游说成“上海宝贝”。为此,政府发行《上海迎世博市民读本》155万册,参加培训的市民超过1327万人次。

    为了世博会,2.3万名“市民巡访团”上了街,立志要成为“城市文明的啄木鸟”。市民巡访团成员李霞发现,机场巴士没有引导排队的设施与标志,车来了,乘客拥堵车门。巴士又破又旧又脏又暗,一些男士坐下,脚都伸不直。电子屏显示的信息都是错的。市民巡访团的意见不得不听——一旦被挑刺,就会在媒体上曝光。李霞的意见被《解放日报》刊登了。

    全上海的媒体都较着劲儿配合市民巡访团的挑刺行动。“桥栏杆变成晾衣杆,随意晾晒实不雅”;“公交站牌都不见市民出行不方便”;“联明路杨南市场周边环境脏乱差”……自进入倒计时600天以来,电视报道配合巡访达598次,“文明在线”网站截至目前已收到投诉15980条。

    “挑刺”是被政府鼓励的。上海市文明办将监督纳入“城市文明指数测评”中,对18个区县排名:文明程度总分高的表扬,低的曝光。这套以22条标准辅以问卷组成的测评,对环境秩序监测1100个点,505个项目,发放5700份问卷,对服务质量作问卷调查,收到63600份评价。“这么大的样本量史无前例。”马春雷说,文明指数就是为了配合多种曝光机制,加快治理整改。

    “挑刺”行动也教育了城市管理者。在一次次争辩中,管理者们发现,与其劝导市民不要把衣服晾晒在绿色植物上,不如先在小区内设置晾晒场所;如果某地区经常有人横穿马路或乱停车,应首先考察此处人行道或停车场地设置是否合理。马春雷说,在发动市民“发扬风格”之前,应考虑城市是否有合理的布局,完善管理、服务、执法工作,也就是俗话说的“你不给人家方便,人家就给你随便”。马春雷认为,世博会对上海是个“大考场”和“大舞台”,最后还应成为“大学校”。

    争辩睡衣、内衣和马桶

    最新公布的第四次迎世博文明测评结果为84.95,比第一次上升了7.60。但是,如果想动动那些“说不上对,也说不上错”的“海派习俗”,上海人不干了:“关侬啥事体!”

    雄壮的刷马桶声曾经是上海早晨的序曲。拂晓前收集脏水的车走过弄堂,之后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人用硬竹刷子有节奏地刷木质马桶,成千上万个声音汇集成一曲交响乐。

    如果说这算“海派缺点”,很多上海人,包括学者、管理者都不以为然。文化学者朱大可将其归结为上海住宿条件一度极其拥挤。“如果你也住在石库门的房子里,家里没有独立卫生间,怎么能不刷马桶?”

    还有上海人忿忿不平:“当街刷马桶怎么了,北京的胡同也一样!”

    刷马桶和由此带来的争执,跟着弄堂居民迁入带有卫生间的新居而渐渐远去。上海人开始怀旧了。在宽带山网络社区,有人出了一道考题:“考考80后,刷马桶的竹制工具用上海话怎么说?”很多人答出了正确发音:“划系。”“俗话说马桶配划系,苍蝇盯烂虐(肉)。”还有人说,“这个应该考90后,楼主低估80后了。”

    80后、90后熟悉的“阳台晒内衣”,依旧是今日上海一景。在世博园附近,某小区楼房尽管配备了封闭式阳台,还有不少人家伸出金属晾衣杆,挂满内衣外裤,任由观光者饱览。

    如果称其为“不文明”,不仅上海人“弗高兴”,一位在上海生活了十几年的女士也有意见:“南方人会觉得,内衣不见光,不消毒杀菌,那才是不健康。”更有老先生对上门劝阻的志愿者振振有词:“我可告诉你噢,这,是最环保和节能减排的方式,衣服,就应该自然晒干!”

    这还不算完,最近引发热议的是上海人“穿睡衣上街”的习惯。

    夏天的上海满大街都有“睡衣党”。无袖、泡泡袖、蕾丝花边、圆点、竖纹,超市、菜场、弄堂口报栏、路边麻将桌,你能想到的款式和地点可以任意排列组合,甚至从上海出发的邮轮上,也总有“睡衣党”出现在自助餐厅或甲板。

    为了世博,上海市政府提出了一个文明宣传口号:“睡衣睡裤不出门,争做文明世博人”。尽管只是“劝说”的方式,可还是引发舆论哗然。

    有上海人辩解说,这是习惯,因为以前家里太小太闷,夏天会把床搬到街上睡觉纳凉,又不是坏事。也有人说,这就像广东人夏天爱穿拖鞋一样,图方便,“关侬啥事体”。

    尽管有人跳脚,在浦东新区三林世博功能区域内,来自各居委会的上海文明着装劝导队志愿者已经在480个小区内宣传“文明着装”。居委会主任沈国芳说:“这是国家的脸面问题。”

    从马桶、睡衣,到城市交通,乃至上海人形象问题,无论为何事争吵,上海市民都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其争执的热闹程度,就像从前在街头为了自行车压线“讲道理”一样,“有诚意而无恶意”,成为再造“海派习俗”中不可回避也无需回避的过程。

    近看这些争吵,似乎各有道理,但目光稍微拉远,你会看见上海在争吵中慢慢丰满起来,由码头文明向现代文明靠拢,勾勒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的身形。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