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月5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青年话题

曹操墓广受质疑背后是信用透支

周云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1-05    [打印] [关闭]
    安阳发现曹操墓这件事一开始就受到广泛质疑。从网络舆论来看,持怀疑态度的人几乎是一边倒。虽然有关专家进行了多次解释,但并未打消人们的疑虑,相反,每一次的解释又引发新一轮的怀疑浪潮。

    在我看来,比起“周老虎”、“欺实马”、“躲猫猫”、“纸币开手铐”此类真实的谎言,曹操墓其实还算是比较靠谱。我个人认为,其真实性至少没有舆论怀疑的那么低。质疑的观点,多数属于猜测,有些猜测确实也很有道理,但没有可靠的证据,对于正方的反驳还不是致命的。相反,支撑该墓葬确为曹操墓的证据,既有出土的文物,又有史料的佐证,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因此,从正反双方持有的观点和证据来看,正常情况下,各自的支持者应该五五开才是。但现在的问题是,在质疑一方证据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却在舆论上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从网络上透露出来的信息来看,乐观估计,像我这样倾向于相信该墓葬就是曹操墓的人不会超过一成。

    难道是公众失去了应有判断力了吗?不,与其说公众在怀疑证据,不如说在怀疑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在这一事件中,公众质疑的地方政府既包括墓葬所在地的地方政府,也包括考古部门,因为在中国,考古部门并不是纯粹的学术机构,从经费来源和机构设置上看,它更像一个地方政府部门。公众又何以失去对地方政府部门(包括一些学术机构)应有的信任呢?恕我老套,我不是又要举那个老掉牙的“狼来了”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在公众需要了解真相的时候,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没有尊重公众的权利,没有尊重常识,以谎言代替真相。比如“周老虎”,比如“欺实马”,比如“躲猫猫”,比如“纸币开手铐”,在公众一次次地被忽悠,一次次失望之后,地方政府信用被透支殆尽,以至于在发布“曹操墓”这一类还算靠谱的信息时,公众也本能地拒绝相信。

    而墓葬所在地各级政府的所作所为,则进一步地加剧着公众的不信任。如果说传说中那个高喊“狼来的”的孩子只是出于无知,只是好玩,当下某些地方政府部门对真相的刻意掌控,则是出于精明的利益计算。安阳当地政府几乎毫不掩饰对该墓葬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的渴望,已经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开发计划,指望该墓葬能将当地的GDP稳稳地提高几个百分点,当然这也会为地方官员的政绩、仕途增加有力的砝码。当地方政府成为一个自我创收、自我消费的利益主体,其利益又与公共利益不完全契合甚至相悖的时候,公众对于地方政府的不信任感只会加剧。

    地方政府信用透支,就意味着政务实施的成本大大增加,即使这个政务是善政。这些成本的最终承担者又是社会,又是公众。如果这一情形继续蔓延,于地方政府于公众,都不是什么好事。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