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夜寻(图)
北京宣武救助咨询站站长聂继国说
北京西二环护城河边,巡视人员爬上一个高台寻找露宿街头者。
1月4日晚,北京西二环广安门桥下,救助站的工作人员给在这里露宿的青年送去方便面和被子。
广安门桥下的一处临时住所。
救助巡视车。
街头巡视。
宣武门附近某地下通道内的流浪者。
宣武区救助咨询站,周文强(右)和同伴吃起站里工作人员送来的方便面。
"喂——里面有人吗?”1月4日晚,北京西二环广安门桥下,北京市宣武区救助咨询站的张春林一边用手电照着一处临时窝棚,一边往里边喊话。
“有人!有人!”里面传出一位男子微弱的声音。
“这么冷的天,怎么还在外边住啊?”张春林问到,“我们是宣武救助站的,跟我们回去吧,那里暖和。”
男子披了件皱巴巴的毛衣,从油亮发黑的被子里起身。他和同伴捡了不少破烂堆在这里,准备卖钱,人离开了,心里觉得不踏实,因而拒绝了张春林的好意。他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和具体情况。
救助站的同事赶来了,站长聂继国让张春林给小伙子留下一床棉被和几盒方便面,小伙子接过东西,连着说了好几声“谢谢”。
当晚,北京经历了40年未遇的大雪后,温度降到零下14摄氏度,平均风力达五六级。北京市宣武区救助咨询站的工作人员一行6人,在辖区内进行救助巡查。“上级给我们的要求是不能冻死冻伤一个人!”聂站长说,按要求,若发现有在外露宿的,就要尽量劝说他们去救助站。“救助站目前已经收留了10多个人,主要是老人。里面有暖气,还管吃喝。”他说,但即使这样,也有不少人出于各种原因不愿意接受救助。”聂站长有些无奈。由于北京近日遭受罕见严寒,民政部门启动应急机制,组织各救助中心,并各级公安、城管、卫生等部门联合开展为期3天的集中救助行动,帮助城市里无着落的人们顺利度过寒冬。
地下通道,立交桥下,是巡查人员巡视的重点地区。由于上游排放的污水带有一定温度,西南二环附近的护城河没有封冻,上面还冒着些许热气。也许是这点热气的缘故,不少无家可归的人在这里安营扎寨。“像刚才那样的临时住所虽有桥的庇护,淋不到雨雪,但窝棚四处漏风,外面有多冷,里面就有多冷。”巡查人员还担心着刚才在桥下发现的那两个小伙子。
巡查人员回救助站休息,正遇到附近的民警往站里送人。前来求助的是两个不到20岁的青年,驻站城管王莉芳一边询问两人的情况,一边给他们冲上两碗方便面。周文强用冻得发红的双手接过面条,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他来自陕西延安,和同伴一起坐火车来北京打工,钱不小心被人偷了。下车后,身无分文的他们在北京街头四处游荡。“外面太冷了,我们就跑到一个网吧取取暖。”他说,那里的网管还好,没有撵人。他们一天多没有吃饭了,打听了好多人,也不知道管救助的在哪里。后来实在没有办法,想起“有困难找警察”,于是拨打了“110”。
据了解,1月2日,公安部连夜下发《关于立即做好暴雪灾害地区防寒救助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公安机关立即会同民政等有关部门做好应急防寒救助工作。北京市公安局治安总队联合民政部门,从3日开始组织集中救助行动,把发现的48名流浪乞讨和街头露宿人员护送到民政救助机构。1月5日,记者致电北京市民政局救助中心了解被救助人员的统计数字时,有关人员表示:具体情况不便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