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行业协会成农村青年创业新支点
2006年,团肇庆市委在广东省率先选取德庆、封开两个试点,通过组织行业协会,争取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当年发放的贷款总额达269万元。
截至目前,肇庆已经有8个县市成立了由团委主管的青年行业协会,其中,行业性农村青年协会70多个,协会会员达到4500多人。团广东省委将此经验推而广之,全省农村行业协会已有近千家,通过协会实现对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支持将近两亿元。
小额贷款:争取资金与挖掘人才相结合
资金短缺是农村青年创业过程中最为棘手的问题。2009年4月,团广东省委、省农村信用联社、省扶贫办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广东扶持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的通知》,以县(市、区)为单位,按照“一镇一青年一项目一行业一组织”的目标,为全省1500多个乡镇的2000名优秀农村青年及2000个优质创业贷款项目发放超过1亿元的小额贷款扶持,并逐步建立起省、市、县三级农村青年创业人才库和项目库。
2010年,广东团组织将在“一镇一青年一项目一行业一组织”的基础上,继续拓展与金融部门的合作,实施“一镇一协会一青年群体一揽子项目”计划,全年计划为万名农村青年发放超过5亿元的小额贷款。
团广东省委副书记陈东指出,广东试点的经验告诉我们,农村基层团组织应该把小额贷款与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的挖掘、培养结合起来。在引导青年致富带头人个人成长发展的同时,凝聚青年小群体,对形成的青年群体给予贷款支持、培训支持、项目支持等,尽最大能力优化农村青年的成长发展环境。
一旦条件成熟,推动支持有志有为青年建立创业致富协会,并在协会中建立团组织,最终走出一条有组织的共同富裕的路子。
团广东省委今年还打算与金融部门联手,给农村青年行业协会的会员发放有银行卡功能的“会员卡”,凭借手中的“金穗卡”,可以享受免担保借贷等业务,得到1万元至50万元不等的创业贷款。
行业协会:创业青年不再单打独斗
逢年过节,团肇庆市委书记王良华总会收到种植户梁志成送来的两箱砂糖橘。让他欣慰的是,青年人从心里认同了团组织的作用。“找准一个结合点,把基层团建和服务青年结合起来,让团员青年确实受惠,才能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调动团员青年的积极性。”王良华说。
在肇庆,像梁志成这样受益于小额贴息贷款项目的农村创业青年,人数不少。先询问有哪些人想贷款创业,把他们召集起来,成立一个创业协会,以集体的名义去进行贷款对接。
为更好地服务农村青年创业,肇庆市各县级团组织以参与小额贷款项目的农村青年为基础力量,以创业致富带头人为骨干力量,按照地域性和行业性创建农村青年行业协会,开展各类活动。
在协会内部,肇庆团组织又动起脑筋,建立团支部,再以“团支部的成长推动农村行业协会发展”的模式,帮助青年就业创业。协会团支部除了开展日常的团组织活动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帮助协会成员争取创业贷款。
谢达洪是2009年8月成立的鼎湖区农村青年创业协会的一名会员。他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2001年通过自筹资金10万多元承包了莲塘村一组的鱼塘,并兴建猪栏养猪。如今,谢达洪通过“青年创业贴息贷款”活动向农信社贷款6万元用以扩大生产规模,同时招聘了一批农村青年。
肇庆市德庆县农村青年行业协会先后举办了贡柑、砂糖橘、龙眼荔枝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保花保果技术讲座10场,举办现场咨询会5场,参与青年超过3000多人。
团鼎湖区委则与中国移动合作,通过“田园信息化”平台,在受贷创业的农村青年中开通“农村青年集群网”,实现网内通话免费,方便了创业青年之间的经验交流。
“我们拿到的不仅是钱,还有组织的关怀和帮助,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创业青年们反响热烈,“在协会内部和团组织内部,青年们可以互相沟通交流,创业成功的几率也会更高。”
项目运作:给予青年更多创业机会
据团广东省委透露,以行业协会为支点的创业扶持模式,目前已有96.3%的创业项目产生了收益,其中年均产值在5万元以上的大中型项目占到58.8%。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发放的小额贷款已经突破两亿元。明年我们将大力推广各种便民做法,预计贷款量将大幅增长。”团广东省委青农部部长张文杰说,广东各地正积极采取各种形式,帮助农村青年取得贷款,增强技能,从而实现就业创业。
2009年,团肇庆市委在全市青年中实施“全民创业,青年争先”为主题的青年就业创业行动。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肇庆团组织已联合农信社、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等3家金融机构,累计发放青年创业贷款1460多笔,贷款金额合计5830多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向市委市政府争取贴息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希望惠及更多青年就业创业。”团肇庆市委书记王良华说。
团广东省委副书记陈东告诉记者,肇庆等地试点的成效说明,通过行业协会,以集体的名义对接,更容易向银行贷到资金。行业协会可以多用户联保,担保的风险减少,既为银行贷款解决了后顾之忧,也可以让更多的农村青年拿到贷款。更重要的是,农村青年带头人找到了,示范作用发挥了,对青年的帮扶措施落实了,青年自然凝聚到一起了,不仅盘活了基层团组织,共青团与金融部门的合作也找到了持续发展的新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