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月12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中青年和“海归”成科技创新重要力量

本报记者 雷宇 原春琳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1-12    [打印] [关闭]
    1月11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榜”揭晓,中科院院士谷超豪、孙家栋捧得象征科技终身荣誉的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绕月探测工程”等3项成果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中国植物志》的编研”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海洋特征寡糖的制备技术(糖库构建与应用开发)”、“空地协同的民航空域监视新技术及装备”两项成果被授予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这两个体现我国原始创新能力的奖项之前曾多次空缺。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介绍了此次科技奖励的新特点——

    年轻人才和留学归国人才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中青年人才和海外归国人才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大奖完成人中,45岁以下的比例达到58.3%;在国家自然科学奖第一完成人中,留学归国人员比例达到60.7%。

    例如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成果“大气颗粒物及其前体物排放与复合污染特征”的第二完成人郝吉明院士,1984年毕业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获博士学位。经过20年的系统研究,他在酸雨控制规划方面取得的成果,为确定我国酸雨防治对策起了主导作用。

    此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成果“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自适应与多尺度计算方法”第一完成人陈志明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成果“拓扑异构酶II新型抑制剂沙尔威辛的抗肿瘤分子机制”第一完成人丁健研究员等很多获奖者,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他们的研究对我国基础科学、生命科学等多领域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已有一定储备。今年获奖成果看,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奖成果占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获奖成果的36%,我国在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第三代移动通信、深空探测、电网建设等领域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推动了战略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

    一线科技人员创新活动得到激励。截至2009年,共有14名来自基层的普通工人农民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为营造全民创新氛围作出了贡献。今年有两位一线工人和两位农民获得国家科技奖励。

    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持续增强。今年是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组设立的第二年,7个创新型企业获得奖励;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中,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占68.0%;纺织、化工、装备业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参与完成项目的比例达到27.1%。

    本报北京1月11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