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不能走国企改革老路
本报北京1月12日电(记者董伟)在今天举行的新闻例会上,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强调,公立医院改革的首要原则是坚持其公益性不变。这就意味着它将有别于过去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寻找新的政府和市场关系。“公立医院的资产不是经营性资产,不能照搬、照抄国有企业改革的做法。”
现在,中国公立医院所占有的资源和提供的服务都占绝对优势。民营医疗机构不管在数量上,还是在服务的人群上,都微乎其微。因此,公立医院改革的成败被认为直接决定本轮医疗体制改革的成败,是最核心的内容。同时,公立医院牵涉面广大,利益纠葛千头万绪。因此,有专家提出,其改革的难度更甚于当年国企改革。
邓海华说,2009年12月22日,李克强副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的第五次会议,会议审议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和试点城市的名单,这标志着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基本就绪。“按照此次会议的要求,这个方案已经修改完毕上报审定。国务院审定以后就可以立即下发执行。”
对于改革的原则,邓海华说,公立医院是政府和国有企业利用国有资产成立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是我国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任何变革都必须牢牢遵循公益性为前提,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
“对于公立医院而言,国有资产只是一种手段,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和增进人民的健康才是它的真正目的。而且公立医院的资产也不是经营性资产,所以公立医院不是国有企业。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表明,不能照搬、照抄国有企业改革的做法来进行公立医院的改革。这样才能避免进一步削弱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邓海华说。
会上,他还公布了医改的重要配套文件《关于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这是近期第一个由多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综合性政策文件。
《意见》提出,在农村,到2011年,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执业医师的目标;用3年时间,培训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人员36万人次,培训村卫生室医疗卫生人员137万人次;实施定单定向农村卫生人才培养,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适宜卫生人才。在城市,用3年时间,培训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卫生人员16万人次;实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