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深情留心间
今天举行的媒体见面会,更像是老朋友的相聚会。远道而来的不只是沈浩妻女,为了今天的北京相聚,《解放日报》记者邱曙东专门从上海乘飞机赶来,《南方周末》记者潘晓凌冒着严寒从广州赶到北京。
在见面会前,30多位记者纷纷提笔留言,两个大红色的留言本写满了对沈王一的祝福。
《光明日报》记者王斯敏写道:“人说父亲是山,你生命里的这座山,真正有山的高大,山的胸怀,山的永恒。他是中国的骄傲,而你一定会以自己的优秀成为父亲永远的骄傲。”
“像爸爸一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坚韧地执守所热爱的事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制片人再军寄语沈王一。
“父辈的过去只是一时的丰碑,自己的将来才需永久的奋发,沈王一,你有一个闪光的人生新起点,祝你今后走好每一步。”这是邱曙东的寄语。
……
无尽的思念,永远的深情。在见面会上,每位记者带来了连日来各媒体刊发沈浩事迹的报纸、节目光碟以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送给沈浩妻女。
不少记者选择送书给沈王一,希望她好好学习,快乐成长。《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沈峻峰送出自己写的书《心灵的舞蹈》。《经济日报》记者熊丽准备的礼物是《傅雷家书》。礼物书中还包括《乡土中国》、《西方文明史》等。
中央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的多名同志集资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送给沈王一,细心的工作人员还为小姑娘挑选了一件黄色的羽绒服,一顶帽子围巾和手套,希望在北京零下15摄氏度的严寒中,送去一份温暖和祝福。
在沈浩离去的两个多月里,妻子王晓勤经常失眠。一个月没见,记者发现她又瘦了一圈。这个坚强的女人,如今经常梦到沈浩。在梦里沈浩与她对话,她告诉沈浩,社会各方面的关心,让她和女儿感到很温暖,她要带好女儿,把女儿培养好,让沈浩放心……
听着母亲的发言,女儿沈王一右手拿着纸巾,不停擦拭着眼角涌出的泪水。这个努力用功的16岁女生,自从农村转学回到合肥后,在学校寄宿上学,每周只回家一天。她在学校抓紧时间学习,晚自习每天都学到11点,不熄灯不休息。她把父亲的名片放在自己的饭卡袋里,每天挂在胸前。
沈王一说,现在经常梦到爸爸名片上小岗村的标志性建筑——小岗村牌楼。虽然她只去过小岗村一次,但是,如今小岗村也成了她魂牵梦绕的地方,因为爸爸永远留在那里。
爸爸离开的日子里,沈王一说,看到那么多人关心着自己,只有好好学习,刻苦用功,才能对得起爸爸和这么多爱她的人。
见面会上,安徽省财政厅副厅长罗建国还向记者们讲述了沈浩90多岁老母亲得知沈浩过世后的情景。这位深明大义的老人虽然几天都不能相信儿子过世的消息,但当安徽省委副书记王明方来看望她时,老人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动容:“沈浩是党培养的,感谢党组织、各位领导对我的关心,我会保重的……”老人说,现在有个愿望,就是今年春天的时候,要去一趟小岗村,去看看儿子。
在沈浩离开的日子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对英雄的崇敬和对英雄家属的关切之情。纪念沈浩的专栏和页面,目前在人民网的点击量已超过600万人次,央视网点击量超过500万人次,新华网超过400万人次。
媒体见面会结束已是晚上7时。30多位记者和沈浩妻女围坐在电视机前,一同收看了今天的新闻联播。看着电视上播出的沈浩家人的故事,沈浩妻女眼含热泪,久久不能平静……
本报北京1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