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总统“玩失踪” 政局或动荡
“掌管1.5亿余国民的总统持续7周未现身,国家陷入无人执掌之境地。”1月11日,由尼日利亚学者、政治家及社会知名人士组成的“拯救尼日利亚小组”再已按捺不住了,表示如果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奥马鲁·亚拉杜瓦不能证明自己仍然还活着,就将要求总统将权力移交给副总统。
亚拉杜瓦“失踪”已使非洲第一大国尼日利亚出现危险的权力真空,而尼政局不稳或将危及中国在尼日利亚的石油安全。
是失踪还是已不在人世?
去年11月23日,58岁的尼日利亚总统亚拉杜瓦因患急性心包炎前往沙特阿拉伯就医,此后7周便再也没有露过面。不少尼日利亚人纷纷怀疑总统是不是失踪或根本就已不在人世了。
1月10日,尼日利亚著名的报纸Next爆料,称“亚拉杜瓦在沙特治疗过程中,因脑部受到严重创伤已失忆,连他的老婆也不认识了”。尼日利亚和英国的消息人士11日告诉《每日电讯报》说:“两周前,亚拉杜瓦已陷入昏迷,甚至可以宣布为‘临床死亡’。”
亚拉杜瓦总统的发言人奥鲁赛根·阿登尼依当天即批驳Next的报道说:“总统当然还活着,他仍在沙特吉达市的费萨尔国王专家医院和研究中心接受良好治疗,绝对没有出现紧急状况。”他还谴责说:“总统的健康状况已成为某些人的政治武器,这令人愤怒。”但阿登尼依拒绝了媒体要他提供证明总统仍健在的图片或影像资料的要求。
事实上,这已不是亚拉杜瓦第一次神秘“消失”了。他曾在2007年竞选期间在竞选会场上突然昏倒,然后便莫明其妙消失了一段时间。2009年9月,亚拉杜瓦曾赴沙特就医,但那一次他很快便回国。
2009年11月23日,亚拉杜瓦再次飞赴沙特接受身体检查。3天后,亚拉杜瓦的主治医师萨利苏·巴恩耶博士发表声明说:“亚拉杜瓦总统患的是可危及生命的急性心包炎,目前正在费萨尔国王专家医院和研究中心接受治疗,状况良好。”然而,此后就再也没了亚拉杜瓦的消息,直至如今小道消息在尼日利亚风传。
“消失”风波或引发宪法危机
1月1日,副总统乔纳森在代替亚拉杜瓦发表新年致辞时说:“尼日利亚的大船依然在稳健前行。”尽管如此,总统“消失”7周的事实已在尼日利亚引发多重危机。
此前震惊美国的底特律炸机未遂案也令亚拉杜瓦备受国民质疑。去年12月25日,尼日利亚籍青年阿卜杜拉穆塔拉布在美国底特律炸机未遂被捕后,尼日利亚仅由外交部长发表了一份政府声明。1月3日,美国政府因圣诞炸机未遂案将尼日利亚列入“资助恐怖主义国家”和“相关国家”名单,这引发尼日利亚人的强烈不满,但政府只是安排其新闻部长多拉·阿昆尼利出面发表一份谴责声明,亚拉杜瓦的再次“缺席”激起了民众的强烈抗议,开始质疑他是否仍有能力管理国家。
1月7日,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的一家联邦法庭举行了3场听证会,目标都是迫使亚拉杜瓦总统放弃权力。尼日利亚律师协会主席罗迪米·雅克莱多鲁说:“我们不能看到他(亚拉杜瓦总统),我们不知道他在哪里,甚至不知道他在做什么。我们的要求就是副总统能够宣誓成为总统。”
虽然亚拉杜瓦“消失”7周以来,副总统乔纳森一直代替他主持每周的内阁会议,但乔纳森并没有得到正式授权,此前涉及24亿美元的2009年补充预算也不得不送到亚拉杜瓦在沙特的病榻去签署。因而,分析人士担心,如果亚拉杜瓦的健康状况恶化,围绕如何处理接班人问题的不确定性有可能让尼日利亚这个非洲人口第一大国陷入宪法危机,甚至重新走上军事政变的老路。
更复杂的是,在尼日利亚政治中存在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南方人”和“北方人”可以连续执政两任。亚拉杜瓦生于尼日利亚北部卡齐纳州,属于豪萨族,信奉伊斯兰教。而他的副总统乔纳森却生于尼日利亚南部的巴耶尔萨州,属于伊贾族,信奉基督教。2007年4月,亚拉杜瓦从“南方人”奥巴桑乔的手中接过了尼日利亚总统的大印,迄今只有两年多。如果此时“南方人”乔纳森要继承总统大位,那“北方人”将认为乔纳森打破了尼日利亚的政治传统,尼日利亚政局很可能因此陷入纷争割据的境地。
对中国石油企业有多大影响
事实上,就连尼日尔三角洲的武装分子也在抗议亚拉杜瓦如此长时间的“消失”。
上世纪70年代起,尼日利亚成为非洲最大的产油国。迄今已探明石油储量362亿桶,2008年日产原油210万桶,是世界第11大产油国。目前联邦政府财政收入的85%、国内生产总值的20%至30%来自石油行业。然而,尼日利亚的石油生产经常因为遭到尼日尔三角洲武装分子的破坏而中断。此前,尼政府一直在与该地区的武装分子谈判,希望通过特赦武装分子换取当地和平,保障石油生产。而所有谈判都因亚拉杜瓦赴海外就医而中断。
去年12月19日,尼日利亚最大的武装组织“尼日尔河三角洲解放运动”的武装人员再次袭击输油管道,表示抗议。1月8日,一伙武装分子又袭击了美国雪佛龙公司在尼日利亚西南部的石油管道。尼日利亚国内批评人士随即谴责总统应该为此事负责。
受尼日利亚政局日益复杂的影响,1月8日,尼日利亚原油价差小幅上涨。能源问题专家、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非洲石油产量最大的国家,而尼日利亚的石油设施近期也不断受到武装人员的袭击。因而,如果因总统缺位而产生政局动乱,那么不仅会给尼日利亚本身造成动荡,也可能给世界石油市场带来冲击。”
有分析认为,尼日利亚如果发生动荡可能使世界石油价格冲上一个新的高度。对此,韩晓平认为:“冲击短期内会有,但会在一个很有限的范围内。”
他分析说,虽然尼日利亚是欧佩克成员,石油产量列世界第11位,但因金融危机影响,欧美对石油的需求并没有像以往那么强劲,因而即便尼日利亚因政局不稳石油产量下降,那其下降的部分也很快会被其他产油区补上,比如正在快速恢复中的伊拉克石油产区。
近年来,中国石油企业不断加大与尼日利亚的合作。去年12月8日,尼日利亚总统能源顾问埃格博加透露,中国石油企业提出以500亿美元购买尼日利亚60亿桶原油储量,双方正在谈判中,如果谈判成功,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NNPC)将会出售与其他石油公司的合资企业股权。那么,尼日利亚政局出现不稳因素,会否威胁到中国能源企业在海外的利益?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能源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王海运告诉记者说:“像购买60亿桶原油这么大数额的合作是长期的协议,当地政局能否稳定,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协议能否长期得到有效履行,而这关乎中国能源企业在海外的根本利益。”
王海运还提示,中国能源企业在海外的合作,不仅有能源因素,更要考虑当地的政治、人文、安全因素。尼日利亚国内存在不同的政治派别,比如南方人和北方人之间就有不同的政治诉求。“如果因总统‘缺席’引发政局动荡,那势必会对中国石油企业在尼日利亚开展新项目产生消极影响。”
对此,韩晓平则认为:“如果尼日利亚政局出现动荡,固然会阻碍中国石油企业在尼开展大项目合作,也会威胁到中国企业及员工的人身安全(2007年1月,武装分子曾绑架9名中国石油工人)。但是,由于中海油等中国石油企业在尼日利亚参与开发的石油绝大部分卖往欧洲市场,因而短期内受影响的可能更多的是欧洲而非中国国内市场。”
本报北京1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