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月14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新闻

海地强震牵四方 中国及时施援手

可能导致数千人死亡至少影响300万人生计
本报记者 陈小茹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1-14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当地时间1月12日下午4点53分(北京时间1月13日5时左右),加勒比海岛国海地遭遇200年来最严重的强震:里氏7.3级地震袭击了海地首都太子港西部15公里处,预计造成数千人遇难,8名正在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中国维和警察被埋。

    强震袭击太子港

    据驻海地的一名英国记者描述,12日下午地震发生时,太子港市内不少建筑物倒塌,许多居民被压在瓦砾之下。一名在太子港工作的美国国际开发署工作人员介绍说,地震后,整座城市被烟尘笼罩长达12分钟。

    一名驻太子港的救援组织人员表示,地震发生后天空昏暗一片,惊慌失措的民众涌向街道避难,“充斥着惊恐的叫喊声,到处是四散奔跑的居民,绝望的幸存者不停地在瓦砾中挖寻亲友”。

    正在海地采访的中国记者也表示:“联海团(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的总部大楼已经倒塌,当地几个比较大的酒店也都倒塌了。联海团和海地政府基本处于瘫痪的状态。”

    1月13日,美国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对加勒比海地区及周边国家发出海啸预警,海啸可能波及距震中约100公里范围内的地区,将影响海地、古巴、多米尼加、巴哈马等国。美国地质勘探局分析师唐·布莱克曼预计未来可能还会发生更多余震,“这次地震强度大、震源深度浅(约为8公里)”。另一名分析师戴尔·格兰特说,这次地震是“这一地区有记录以来强度最大的一次”。

    由于目前海地政府机构处于瘫痪状态,具体人员伤亡情况还没有统计出来。但国际红十字会发言人13日表示,这次地震至少影响300万海地人的生计,而全面的损毁情况还需两至三天才能统计完成。

    8名中国维和警察被埋

    据国务院办公厅的消息,在1月12日海地强震中,我驻海地维和防暴队8人被倒塌建筑压埋。

    据介绍,目前,中国正在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是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共125人,其中包括6名女队员;去年6月开赴海地,执行为期8个月的维和任务。

    这支维和警察防暴队是以云南公安边防部队为主抽组而成的,其中来自云南边防的官兵有96名,全国边防总队抽组的官兵有29名。由于防暴队的驻地就在太子港,处于震中地带,因而他们的安全状况令人担忧,公安边防部队正采取各种措施,试图与前方官兵取得联系。

    据正在海地采访的中国记者透露:“在营地这边的防暴队员都是安全的,有少部分在外执勤的防暴队员和民事警察没能取得联系。中兴公司在海地的员工也没有问题。”

    由于中国和海地没有建立外交关系,目前,中国仅在海地设立驻海地贸易发展办事处。强震发生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消息称,震后他们与中国驻海地贸易发展办事处有过联系,该办事处包括家属在内6人全部安全。

    中国救援队一行60人赴海地开展救援

    地震发生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表声明,对海地发生强烈地震表示关切。

    中国外交部领事司立即启动应急机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中国公民和机构受灾情况。同时,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已开通两部24小时热线电话(010-65964087,65964088)接受求助咨询。

    1月13日20时30分,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60余人从首都国际机场启程,支援海地抢险救灾。他们携带了必需的食物、搜救设备和医疗物资以及3只搜救犬。此外,中国红十字总会还决定向海地提供紧急援助款。

    另据本报记者了解,中国维和警察也迅速在当地展开救援行动;截至发稿时,已经派出两批队员,前往联海团总部参与救援行动。

    1月13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新闻官许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地震发生后的数小时内,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立即启动了紧急救援行动。”她还透露,在此次强震中,该组织驻太子港和海地角的办公室均未遭破坏,200多名雇员也处于安全状态,并在震后立即就地展开救援。

    许楠还告诉记者:“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第一批紧急救援物资约90吨的高能量饼干,将于13日晚运抵灾区,预计将为3万名灾民提供一周的口粮。”她还表示,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已经打算对海地实施持续3个月的救援计划,并且在海地邻国多米尼加共和国首都圣多明戈开设一个临时救援基地,及时将大米、玉米面和植物油发放到灾民手中。

    此外,粮食计划署已经组建一个后勤通讯小组,为其他遭到地震重创的联合国驻海地机构提供援助;同时,也开始紧急评估海地的全面灾情,以为灾民提供进一步的粮食援助做准备。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