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10年1月14日 星期
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新闻
“尊重个性 宽容失败”

中青年人才托起中国科技未来

本报记者 雷宇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10-01-14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翻开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名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冯长根感慨良多。

    22年前,从海外学成归来的冯长根在获得第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时,还只是一个大学讲师;当时处在科学技术“领军”岗位上的多是五六十岁的人。

    今天,这份名单中年轻的科技才俊们大多已有众多头衔——特大型国企首席研究员、985高校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院长、所长、博士生导师……

    “这说明我们国家科技战线的生命力正处在非常强的时候,这要感谢上一辈的科学家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对年轻一代重要性的关注。”在今天下午的获奖代表座谈会上,冯长根如是说。

    今天上午,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中组部、人事部共同组织评选的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在中国科协七届五次全委会上揭晓并颁奖,经评审委员会组织初评、复评,10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从来自企业、研究所、高校等各领域各学科的666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其中,共有15位女科技工作者,占总获奖人数的15%,为历届最多。

    1987年9月,为解决因“文革”造成的科技人才断层、青黄不接及“出国潮”引起的科技人才流失等问题,在第三届中国科协主席钱学森提议下,面向全国青年科技工作者设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年科技奖。1994年,“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更名为“中国青年科技奖”。

    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届,每届获奖者不超过100名。自1987年以来,已有1098名青年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

    一批优秀的中青年科技领军人物脱颖而出。中国科协的追踪调查显示,截至第十届评选时,有22名获奖者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00名获奖者承担着“863”、“973”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200名获奖者担任了大学校长和研究院(所)长等职务;50多名获奖者担任国家重点骨干企业负责人。还有一些获奖者在有关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崭露头角。

    1月11日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也传出信号:中青年人才和海外归国人才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大奖获奖者中,45岁以下的比例达到58.3%。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几百个教授到现在的“院士上千人,教授数以万计都不止”,冯长根说,这样大的科技队伍规模令人意想不到,这就是政策的作用体现在大家身上,“就是一股发展的力量把我们拉上来了”。

    政策的导向正在释放越来越浓的时代气息。今天上午,中国科协有关负责人发出呼吁:加强对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的培养,完善人才培养、吸引、使用、评价、激励办法,建立健全尊重个性、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政策和环境。

    “尊重个性,宽容失败。”记者身旁一位与会老专家喃喃自语,满脸微笑。

    本报北京1月13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