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制造了“家庭公敌”
女友的父亲离家出走。缘由是一个亲戚要到家里吃饭,女友说,这个亲戚,你要今天让他来吃饭,明天他能住你家。为了不破这个例,母女俩坚决反对,并建立统一战线。父亲呢,负隅顽抗,不惜与家人对立。终于在某日,愤然离家。
他们都是为了一个追求,一个想法,最后成为“家庭公敌”。过程很简单,当事人的想法和整个家庭背道而驰,做法危及了正常的家庭生活,其他家庭成员自动结盟,将这个人划到对立面,采取一致的态度对待他,直到他“改邪归正”、“走上正途”的那一天。
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你的朋友总是不招家人待见,你一心维护,成了家里的叛徒;你找了个跟父亲年龄相仿的男友,家人觉得丢脸,从此斩断亲情;你是男人想改行跳芭蕾,家人撂了狠话,就当没生你这个儿子!
还有,我的一个女友总也不嫁,成为家里一致讨伐的对象;我的一个男友教育孩子的理念和家人不同,成了家里的“公害”;小区里的一个女人花钱大手大脚,被老公和婆婆视为“异己”,婆婆怕她网购甚至偷偷剪了网线……
成为公敌,不一定都是犯了标准意义上的大错,你犯错的大小、量刑的程度,和你的家庭价值观、行为方式、现实情况和利益趋向密切相关。我想,在认可直销的家庭中,做直销可能并不是问题,相反家人还会给予支持;在亲戚都比较自重的家庭中,一个人要来吃饭、入住可能也不是什么大事,相反家人还会好好款待;还有,在一个观念新潮的家庭中,嫁个忘年交、男人跳芭蕾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大家都会宽容待之;在一个气氛民主的家庭中,教育、花钱那都是个人的事,谁也无权干涉。
家庭公敌,虽然因家而异,但总结一下,诱因大抵如下:
有的是因为“人”,比如亲戚、朋友、伴侣……作为家庭阵营里的一个兵,如果你想和其他阵营里的兵建立联系,必须首先得到你的家庭司令的允许,起码是默认。不然,别家的兵休想到你家阵营里来,如果你非要坚持不可,那么对不起,你就是家里的叛徒。
有的是因为“事”,比如你想从事的职业、你的生活习惯、你的价值观……每一个家庭,都有相对趋同的价值取向、生活习惯,待久了,规则不明说,但是每个人都很清楚安全底线。你突然要出位,要挑战界限,那么其他成员自然要拧成一股绳,一致对抗你。
还有的是因为“自己”,比如你太强,你太弱,你太事儿,你太犟,总之,你太出位,打破了平衡,所以,别人要把你树为“公敌”,一致对外。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兄弟姐妹比较多的家庭中,竞争之下,有得宠的骄子,有无功无过的中间人,当然,也有被一致排挤的公敌。
家庭公敌,因不对称而形成,直到这种不对称演化至敌我势力最悬殊的时候,那就是,某一阵营里,只剩下一个人,那么,战争就开始了。冷淡、漠然、孤立、攻击、讨伐、制裁,都是这个血浓于水的家庭,审判你的方式。说起来无非是些冷兵器,可是,当它的使用者是家人的时候,杀伤力无比巨大。
一个远房亲戚的女儿,中学谈了几次恋爱,整个家庭把她当贼,当敌对分子,母亲每天跟踪,父亲偷看她的日记,和她同校的哥哥更是说她丢脸。去年大年初三,女孩离家出走来北京见网友,至今没有任何消息。
与家庭公敌的对峙其实是一场博弈。最终的目的,无非是希望回到原来的轨道上去,如同一片静谧的林子里,突然闯进一个不明物,或者一只温顺的小动物,突然改变性情,要做出危险的事,那么大家共同的希望,无非是重拾过去。因为,这个人的行为已经让家人脱离了舒适区,他的不确定性给家人带来了焦虑,他的强大令家人觉得威胁,他的冒险使家人跟着恐惧。
与家庭公敌的对峙也是一场心理战术。公敌是“被设计出的病人”,他们本身并没有病,所谓的病是相对于家庭常态而言的。如果这个家庭的常态温度是36℃,那么35℃以下和38℃以上都是患了家庭病灶。这个时候,你的家庭成员都是医生,他们要给你诊断,给你吃药,给你打针,直到你恢复了正常体温,他们才会重新接纳你。如果你一意孤行,只会病得越来越重。
那么,你有没有当过家庭公敌,尽管是阶段性的,早已过去,是不是依旧刻骨?你有没有参与制造过家庭公敌,尽管是随大流的,现在想来,是不是也有些不忍?
家庭公敌,说到底,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为、一种社会关系,更是一种记忆、一种现实。我们惧怕它,却在制造它;我们仇恨它,却在生产它;或许到最后,谁都免不了成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