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女人为何陷入“落魄江湖”
最近去一个3Z女人家。四层的别墅,本来富丽堂皇,现在一塌糊涂:厅堂里璀璨的水晶灯下,屎尿纵横的纸尿片和湿纸巾扔了一地,光鲜茶几处堆着澡盆、奶粉、温度计等若干零碎。在职场里顽强拼打的女主人见到我后呜呜哭泣,痛说家中保姆打作一团,十分失控。我十分吃惊:“你把属下调理得服服帖帖,怎么保姆却管理不了?”她委屈倾诉:职场有清晰的岗位描述,保姆工作却无法细分;她在职场轻车熟路,可抱孩子的事却一窍不通。所以保姆对她指手画脚,动不动就威胁说撂挑子不干。这位3Z女人觉得自己就是被育儿嫂牵来牵去的一头奶牛。
在我看来,无论是“有事做、有人爱的女人”,还是“出得厅堂、入得厨房”成功女性,都有重大破绽。她们如果独身,或者丁克,就能游刃有余。可只要有了下一代,形象马上崩溃,简直是全方位的“落魄江湖”。
《发现母亲》这本书从理论上解答了我心中的疑惑。以作者王东华的理论,中国女人缺乏母性教育是从“五四”时期开始的。当时的女权运动本想赢得妇女的独立解放,不想如“泼脏水也把孩子泼了出去”一样,把女性所应该受的母性教育也彻底屏蔽。电影《玩偶之家》里,娜拉理直气壮地拒做母亲,撇下孩子离家出走。正是在这种强大的新潮流面前,“怎么做母亲”的观念被斥为封建主义的“贤妻良母”教育而被全面禁毁。
书中的描写与我们周围的父母何其相似:在生下海婴之后,鲁迅和许广平既没有育儿经验,又认为别人的经验未必可靠,只得求教于育儿书籍。这么一来,闹了许多笑话。鲁迅非常小心,给孩子的洗澡水一定是开水晾后的,绝不会用生水。洗澡时许广平托住孩子,由鲁迅从盆里蘸水来洗。但孩子总要感冒,只好请护士给孩子洗澡。许广平这样写道:“做女学生如果教授育儿法,在‘五四’之后的女青年是认为不大适合的。就算听过些儿童心理学,那是预备做教师用的,和养孩子不生关系。”
《发现母亲》的作者说,“‘天下没有一件东西敌得过母亲的爱’,这是‘五四’同时期在苏联的列宁夫人喊出的口号。但是中国急于解放的妇女已经不相信这一切了,娜拉的示范以及对苏联妇女解放的错误想象‘让中国现代女性完全抛弃了母职’。”我才恍然:当前,青少年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理想,但是谁都不曾想到自己首先应该去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女生们把时间花在打扮、跳舞、追星上,可就是回避将来躲避不了的抚养孩子这一主职。因此,当代社会产生了一批批像我的3Z女友一样“出色却不懂养育”的盲目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