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依旧寂寞在“曹操墓”的喧嚣中
“没有结论”的结论,或许才是一个真正相对权威的结论。
回头梳理这一场跨年度的全民争执,“曹操墓”就像一针催化剂,一下子将寂寞的考古学催熟在热闹的尘世间:即便是缺乏考古专业训练和文史知识积累的国民,也忍不住发表各式各样的见解;百度里竟然也诞生了以“曹操墓”为主题的贴吧,帖子数量高达20多万。这一群声鼎沸的局面,显然超出了一向寂寞的考古专家的惯性逻辑,当然这局面也沿袭了民众“怀疑一切”的惯性思维,质疑的“外行话”也声声不绝。
不过,在王巍先生看来,“为什么人家会说这些外行的话,就是因为我们考古工作者对考古这样一门学科是怎样进行研究的,或者我们是怎样进行工作的,我们的结论或者认识是怎样提出的,这个过程公众是不知道的。”并且他还自我批评说,“这是我们考古工作者没有尽到责任,在这方面的知识,社会是缺失的。”
王巍先生很善意地理解这些质疑的外行话是因为社会普遍缺乏考古知识而致,但是如果超越考古学的范畴而论,“曹操墓”之所以陷入被质疑的汪洋大海中,那是因为民众保有着对学术独立、学术品格、学术权力以及“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等社会短板的警惕。民众之所以如此关注“曹操墓”真伪,那是因为民众不希望将一次回望历史探寻文明的契机演变成一笑而过的小品。
被质疑裹挟着的喧哗中,民众的“公民精神”确实得到了彰显。但是在这一场热度非凡的争论中,民众的科学素养是否能够得到提高呢?或者说,“曹操墓”的喧嚣能否带动考古这门“以有限测无限、循明晰探幽暗”的冷门学科走近国民呢?
答案可能并不乐观。对于滋养科学精神而言,大多数国人还是喜欢停留在围观“器”的层面,很少真正由表及里深入到“以利求器”的境界。去年那场被称为“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在民间掀起一股“日全食热”,正当舆论无比热情地冀望这股热潮能在民间形成一次全民天文科普运动时,我们却不得不接受着一轮又一轮“日全食经济”的信息轰炸:热点区域酒店早已预订一空、部分景点展开各种攻势招揽游客、情侣购买了成都—上海的航班机票全程追逐日全食……纠缠其间的商业利益让人怀疑,其中到底有多少成分是由纯粹的科学精神在推动。
不得不说,很多时候国人是喜欢应景扎堆的,包括在对待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的态度上。每一次神舟飞船的发射,我们都说民间掀起了一股关于普及航天知识的科普大潮,但那至多是神舟飞船发射成功后激起的涟漪效应而已,没有科学精神在民间的生根发芽,它也持续不了多久。以这样的思维价值去考量为什么国人喜欢追捧宇航员而少有人去礼赞普通的航天科技人员,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一次,“曹操墓”的喧嚣恐怕也只是短暂的狂欢。考古学研究的对象都是一定时间以前的遗物与遗迹,虽然研究成型后都被冠以“古代人类遗产”的亮丽名号,但研究进程之枯燥恐怕非一般人所能理解。这次研究对象如果不是一代枭雄的“曹操”墓穴而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古人,还会如此勾人眼球吗?公众对“曹操墓”的围观,聚焦的其实不是“考古”而是“曹操”。表面上看,“曹操墓”似乎在民间激荡起了一股“考古热”,而事实上,对于绝大多数民众而言,大家并不在乎考古的本质,“考古”只是载体,而“名人”才是普通公众围观考古的原动力。剥离了“名人”的“药引”,考古活动依然是一剂无人愿意品咂的苦药。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公众而言,“曹操墓”只是一期好看的“节目”而已,节目结束后,他们又将去追逐新的热点。“曹操墓”带动不了“考古热”,至于寄望以“曹操墓”为契机向公众普及考古知识,恐怕更是一种美好想象罢了。